从“公堂木偶”话干部担当

发布时间:2024-05-23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马东方    

公堂木偶是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述的一则寓言故事,刻画了庸官懒官的形象:不做实事,没有作为。这则故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对广大党员干部为官从政仍具有警醒意义,有利于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揆诸现实,公堂木偶式的干部仍有个别存在,遇事喜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擅长踢皮球”“打太极,将明哲保身奉为经典,有的习惯搞天桥把式,把说了做了,把做了做好了,总之就是两耳不闻百姓事,一心只保官位帽。这样的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遇事拖沓应付或回避推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分析其为官不为之病因,不乏之作祟。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道出了为官从政就必须为百姓办事的真谛。反之,如果党员干部一心只想着做官老爷,本职工作无为而治,喜爱躺平”“混日子,则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及形象。

历史是一面镜子。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永远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19457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听了黄炎培先生提出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问题时,坚定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著名的延安窑洞对话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观的一个缩影。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问题,始终把人民群众看作,与人民群众保持鱼水关系,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党员干部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于担当作为,善于开拓创新,在奋进新征程中展现良好形象,做到堪当时代重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着力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作为江苏干部,我们更要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确定更高的目标追求,拿出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攻坚克难;让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成为江苏干部群众的鲜明特质、优良作风,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永葆为民初心、践行服务使命,做到办实事不图虚名,求实效不务虚功;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以钉钉子的精神担当作为,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招商引资、民生保障、维稳处突等重点工作,不做公堂上的木偶,而做百姓口中的青天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契机,始终把稳思想之舵、筑牢信仰之基、高悬纪律之剑,坚持敢于斗争,勇于自我革命,争做严守党纪的表率。把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基本功、常修课,做到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扎扎实实学,结合案例学,全面把握六大纪律主旨要义及规定要求,切实把党的纪律要求学深学透学到位。守好廉洁关口,竖起警戒线、绷紧高压线,将廉洁自律作为终身课题,自警自省、慎独慎行,谨防温水煮青蛙式的围猎手段,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作者单位: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教产业发展办公室)

责任编辑:朱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