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开门红” 经济大省显担当

发布时间:2024-05-23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本刊记者 何 乐    

近期,全国31个省份2024年经济一季报陆续出炉,16个省份经济增速高于全国线,江苏等经济大省持续发挥挑大梁作用。一季度,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20.4亿元,同比增长6.2%,高于5.3%的全国水平,8市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苏州以7.9%的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在全国26座万亿元GDP城市中亦居首,其触底反弹、强势复苏有力地回应了2023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滑坡引发的外界担忧。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不断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正如2024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所展示的信心,江苏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凸显出江苏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强劲脉动,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较好基础。

开门红成色实、亮点足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发展强一季度,江苏第二产业增加值13132.9亿元,增长7.5%;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高于全国平均3.4个百分点。列统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87.5%,比去年同期提高17.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带动明显。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对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2.6%。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占规上工业比重近七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6.2%,占规上工业产值比达50.2%,科技创新产出、规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8%,其中新开工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投资额增长35.1%。在工业制造的立梁架柱之上,聚焦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大任务,江苏持续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搭建起结实骨干。

头部城市厚积薄发腰部城市加速崛起一季度苏州经济表现亮眼,成为万亿城市的领跑者,既基于制造业基础厚实,也得益于外贸形势整体好转的大环境。苏州一季度进出口5934.8亿元,同比增长9.6%,全省占比45.8%,全国列第4位。仅新三样之一的电动汽车,苏州一季度就出口19亿元,同比大增8.4倍。省会南京一季度增速3.8%,低于省均速,石化和钢铁等支柱产业承压前行;但新动能较快发展、高技术投资快速提升,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55.24亿元,增长10.3%,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1%;以工业软件、开源软件为新发力点,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抢滩布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商业航天、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等领域,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得益于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腰部城市越发壮大。淮安、宿迁、泰州及南通四城增速分别为7.5%7.4%7.3%7.2%,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淮安一季度制造业增长12%,全市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分别增长131.8%57.4%31.4%,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个百分点。宿迁以87亿元的增量被外界冠以黑马,得益于一批高质量、高收益项目引进、落地,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速达13.2%,居全省首位。泰州1+4主导产业支撑增强,一季度产值达1388.7亿元,增长6.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达68.1%。南通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工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

提炼关键词 锻造新引擎

赢下开门红,备战半年考。在新的起跑线上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质态,得力于提炼关键词,锻造出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市县是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一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首次过半;全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增速比全部规上工业高2.5个百分点;呈现出新兴产业持续壮大、新增企业快速成长、经济增长动力活力显著增强的信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随后,全省各地各部门纷纷围绕这一发展新命题,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因地制宜谋划线路图。从327日至418日,江苏省委书记连续主持召开三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座谈会,覆盖高校院所、企业、市县层面,先后走访南京、无锡、苏州、常州、扬州等地,深入高校院所、园区企业调研,强调各市县要用好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一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的重要方法论。

出海加速是实现开局向好的关键词在全球产业链大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超九成,国内产业链集群制造占比七成。江苏作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紧密相连的重要一环,以产业链集群建设提升韧性和竞争力,做强有活力的外贸。新三样所属的机电产品大类是江苏主要出口产品,一季度实现出口5699.3亿元,增长8.9%。民营企业成为增长主力。一季度,我省民营企业进出口5988.2亿元,增长20.7%,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速8.6个百分点,超过外资企业成为增长主力。在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与参展企业代表座谈,南通如皋梦百合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倪张根面对面向总理汇报企业20多年来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出海、供应链出海和渠道出海的全球化之路。作为一家总部设在县级市的企业,梦百合自研非温感0压绵,推出0压床垫爆款产品,在美国、泰国、西班牙、塞尔维亚建立生产基地,收购海外零售渠道品牌,全球布局超1万个销售终端,产品畅销110个国家和地区。从贴牌品牌,从制造创造,无数江苏民企拼创新、拼品质、拼品牌,掌握住出海主动权。

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发展行之有效的关键词持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一季度,江苏统筹用好消费、投资和外贸三驾马车,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制造业投资引领增长。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5.2%;制造业投资增长14.4%,增速高于全部投资9.5个百分点;54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203.44亿元,其中有189家公司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超20%。民间投资增势良好。一季度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7个百分点,其中民间项目投资增长14.9%。升级类消费快速增长。全省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5%29.8%;智能手机、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1.4%14.1%;汽车类零售额增长7.5%,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47%。进入5月,随着省市各级《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方案》的出台,在相关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的政策刺激下,全省制造业投资和消费增长有望进一步协同促进。

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

干字当头,创出新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激发全党全社会创造活力,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一笔一画把强富美高新江苏从大写意绘制成工笔画,需要激发全省上下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新春以来,一股考察热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一把手纷纷率队进行跨地区考察。考察是谋求更快发展、向更高处攀登的取经路,也是协作发展的开端。截至5月中旬,先后有福建、香港江苏社团总会、北京、山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青海等代表团前来江苏考察,达成多个深化交流、优势互补、战略协同的合作框架。省级层面交流热烈,城市之间更是往来频频。3月下旬,苏州市四套班子一把手全员出动,前往浙江嘉兴、杭州考察。从议题来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领域是此行重点,探班敏华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杭州未来科技城等企业、产业园和创新载体。在2024常州上海经贸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周上,常州代表团密集拜访对接上海各大企业、高校、研发中心等,万亿之城再出发增添新动能,促成总投资超过280亿元的25个重大项目签约,涉及新能源、集成电路、合成生物等。主管带队、主题明确、主动出击,城市间的互访、串门已然成为深化联系、增进了解、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面向全球开放之路越走越宽跨境电商是中国外贸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新业态。跨境电商+产业带强强联合,突出江苏制造供应链优势,一季度全省跨境电商实现进出口187.4亿元,增长17.5%,预计年内完成15跨境电商+产业带建设,培育110个以上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30个以上跨境电商知名品牌。引育高能级主体,集聚大平台、大卖家。去年火遍海外三蹦子让握有锡山区电动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的无锡首尝跨境电商+产业带甜头,今年持续发力,一季度贸易额达28亿美元,激增84.2%,并积极对接中国制造网、阿里巴巴国际站推进该市线上专区建设。相邻的外贸强市苏州,也将推进跨境电商作为城市从生产基地转型为运营中心、服务中心、创新中心、集货中心的重要抓手,鼓励头部平台在此设立区域总部。和世界做生意,更要招引一流资源。聚焦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高新技术等领域,各地积极开展定向外资招商。苏州首届全球招商大会招引来30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荣聘20家跨国机构担任苏州全球伙伴。上榜2024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的南京,持续开展走进跨国公司总部”“全球CEO到访南京两大行动,4月以来,分别在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召开经贸交流会,推荐南京发展环境。

高能级平台激发创新裂变以独角兽企业为代表的高科技高成长高价值企业,是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的晴雨表。近期,《2024全球独角兽榜》公布,江苏共有22家企业上榜,苏州、南京分别以12家、10家分列国内第6位、第7位,其中的6家落地于苏州工业园区,4家落地于南京江北新区,尽展创新高地的聚合力。近年来,江苏构建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系统,让研的优势转化为产的胜势,助力知本资本实验室生产力科学家企业家,为培育高科技高成长高价值企业的蓬勃发展厚植沃土。构建以实验室为引领、技术创新中心为骨干、重大科研设施为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设立应用基础研究特区,赋予科研自主权,打造创新成果策源地。聚焦强链补链延链,依托完备的产业生态,龙头企业牵头打造创新联合体,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科技与产业同频共振,加速颠覆性技术转化为量产产品。百强县榜首的昆山刚发布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新三年行动计划,宣告到2026年实现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零的突破。支撑最牛县城雄心的是引育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3072家。以高能级科创平台为载体,推动四链深度融合,以要素聚变、促创新裂变、助产业蝶变。构建高质量的资本创投矩阵,发挥政府引导投资基金放大效应,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精准赋能,带动市场化资本投向科技创新企业,提高全社会科创整体投资效率。

责任编辑:段培华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