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摹绿色生态发展的盐城画卷

发布时间:2024-09-25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群众杂志社调研组    

 

千年煮海晒卤成盐,化百里湿地成国之大宝,万载鹿乡仙鹤栖居,变绿色生态为发展之钥。

盐城,中国唯一以盐命名的城市。

盐之味在这里律动。不论是丰富的海盐资源和两千年的晒盐历史,还是唐代之后盐城盐税占全国盐税四分之一的辉煌,缪杭遗址、后北团遗址、沙井头遗址,这些考古发现都在讲述沥沙淘浪煮海析盐的历史担当。

海之韵在这里挥洒。不论是范仲淹在盐城修筑造福万世的范公堤,还是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张金字招牌582公里海岸线,683万亩沿海滩涂,都赋予了这座城市无限丰富的海上资源。

而今,这里是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千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等重大项目承接地,全国产能最大的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基地,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紧抓沿海开发机遇,扛起碳路先锋大旗,这座产业新城正在以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精神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向资源蓄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捧牢生态资源金饭碗,用好绿色发展金钥匙。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精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市域范例,更好展现新时代盐阜大地的最靓颜值。目前,盐城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省公共机构节能低碳示范单位和能效领跑者数量全省第一,盐城高新区、环科城分别创成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园区,射阳港经开区、大丰港经开区、黄海新区和盐城经开区列入省新型电力系统园区级试点。

依托丰富的湿地资源厚植生态底色依淮傍海,沟纵河横,水网密布,鹤舞鹿鸣。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的海岸型湿地。原始莽荒的湿地、自由栖息的物种,黄海湿地是中国唯一的滨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经历了兴海煮盐、垦荒植棉、围海养殖、临港工业和湿地保护等主要方式的改良利用阶段,而今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高水平举办全球滨海论坛会议,《盐城共识》纳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多边合作成果。加快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到盐城·嗨周末获评文旅部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川东港入选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盐都大纵湖、东台条子泥创成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建湖创成中国天然氧吧,大丰跻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底色更加鲜明。

依托丰富的风电资源汇聚生态动力从昔日烟火八百里,灶煎满天星的煮海胜景,到逐浪转轮聚绿能,海上风电第一城的碳路先锋,盐城在向海图强中调整产业格局,在加快外联中融入长三角,在扩大开放中逐梦未来。目前,盐城海上风电规模接近全省一半、全国五分之一,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成长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金风科技在盐城构建了国内最大的综合型海上风电基地,拥有中国风电行业唯一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正积极创建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江苏中心、国家能源海上风电重点实验室,推动提升国际化竞争力。位于东台经济开发区内的江苏电网首个新能源集控中心——国华江苏新能源集控中心,管控江苏、安徽两省125台海上风机和496台陆上风机,为探索新能源集约化管理模式做出积极努力。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提升生态质量用好森林这一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发挥巨大的碳汇功能,放大碳汇量大、成本低、生态附加值高等优势。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推深做实林长制,探索开展碳汇林建设,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增加碳汇总量。2022年,盐城林场成功入选国家级森林碳汇试点林场。2023年,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腾讯公司完成蓝碳生态系统碳汇交易签约仪式。这是我国首笔盐沼碳汇交易项目,标志着我国盐沼蓝碳交易零的突破。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加快建设黄河故道绿色生态廊道,全面实施绿美村庄提升工程,2024年上半年,已新造成片林2.3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0%,盐碱地造林试点面积达829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8%

向产业聚力:乘势聚链发挥集群效能

当前,以低碳水平为特征的绿色竞争力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国际贸易规则。从聚企成链、聚链成群到集群成势,盐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新兴产业聚焦开拓,在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展现新作为。

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攀登向传统产业要新质生产力,就是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机械、纺织、化工、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是盐城的老家底。打破惯性思维,突破旧有的生产方式,传统产业才能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转换粗放式发展模式,改变低端落后产能,脱离以高能耗高物耗和低价格竞争为主的老路,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更深远的眼光。用宏阔国际化的视野和行业前瞻的眼光,推动传统行业加快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向技术工艺高峰攀登。

引导新兴产业向新发力新型工业化的字除创新驱动、数智赋能、融合发展之义外,还在绿色低碳。盐城将新型工业化与双碳目标叠加,坚持以绿色低碳为方向,以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以“5+2”新兴产业和23条产业链建设为主抓手,盐城持续提升产业体系的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加快推动产业链从零散链式的突破,从链式集群的提升。打造更多创新要素集聚、协作紧密高效、生态体系完善、占据价值链中高端的千亿元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优势产业链+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格局。盐城集聚了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等知名风电整机企业,以及中车电机、中材科技等一大批零部件领军企业,风电装备规上企业数量达到41家,盐城海上风电整机产能约占全国40%以上、叶片产能约占全国20%,已成为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最大的基地之一,同时构建了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等环节的风电全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示范集群。盐城环保科技城已获得全国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环保装备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环保产业集聚区等10多项国字号品牌荣誉和近50项省级品牌荣誉,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支撑。

聚焦未来产业向前而行盐城作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有着丰富的绿电和冷能资源,正着力构建以智能算力为主体的多元算力体系,打造东部沿海绿色算力港。从过去的马力、电力,到现在的网力、算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拥有更强的算力支撑,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大的竞争优势,能在发展新赛道上抢占先机。盐城新能源装机容量近1400万千瓦,现有可开发的海上风电和光伏资源约60GW,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能够满足多元化算力用电需求。从签约总投资266亿元的数字经济重大项目,到运行国内首个大型封闭式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再到印发《加快推进算力发展及应用三年行动计划》……在盐城市,一场关于AI算力的产业蝶变正在加速上演。加快实现人工智能及算力技术新突破,在“AI+机器人”“AI+大健康”“AI+金融等领域持续用力。中国科学院高通量研究院、国家超算中心盐城分中心相继落户,盐城市大数据产业园成为全省唯一部省市合作共建园区。

向文旅发力:变生态风景为观光胜景

东有滨海生态廊道,中有串场人文余响,西有湖荡湿地风情,北有黄河故道遗韵。构建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加快打造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盐城紧扣自然风光和地域文化,打好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世界级名片,用好生态绿”“海洋蓝等亮点纷呈的文化符号,以智慧旅游、绿色旅游拉动相关产业创新,把风光值变观光价值,变吸睛流量为驻足留量,借新质生产力升级传统旅游业态,带动智慧文旅潜能释放,探索休闲消费的新引擎。

聚焦家国梦讲述盐城故事打造高值的城市,凸显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运用博物馆浓墨重彩讲述盐城文脉。盐城市博物馆、黄海湿地博物馆地域特色分外鲜明,海盐博物馆重点展陈的中国家一级文物、唐宋年间的煎盐工具无声诉说着先辈煮海的艰辛。新四军纪念馆被授予中国国史教育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称号。被誉为江淮平原第一关的云梯关,曾是海防重镇和商贸集散口岸,至今仍在讲述杨家将后人抗倭忠义往事。串联盐城境内13个盐场的串场河,不仅是带动天下盐业的经济命脉,还是苏北千年水利水运和海盐文化的历史遗产。用文艺创作彰显家国情怀。从音乐剧杂技《猴·西游记》到诗词歌赋杂技剧场《小桥流水人家》,到杂技诗剧《四季江淮》,源于建湖十八团的省杂技团用娴熟的技巧、非凡的技艺讲述新时代盐城生态发展的故事,生动展呈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和文旅发展现状。淮剧《范公堤》以精品意识激活历史资源,点明范公堤不仅是捍海护民的海堤,也是体现民本思想的精神之堤。

瞄准新业态拉动休闲消费通过业态创新赋能空间增值,利用丰富的场馆资源,打造多元化产品供给、沉浸式体验空间及精准化服务,成功推出了一系列文旅消费新业态。依托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丹顶鹤保护区、麋鹿保护区、大纵湖等打造重点自然风光景区,致力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擦亮麋鹿、丹顶鹤、勺嘴鹬吉祥三宝的生态名片。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渔樵耕读综合体,位于亭湖区黄尖镇的盐城潮间带艺术村,被称为仙鹤越冬地、世遗核心区、渔乡古村落、陆海好风光。繁荣盐城水街、新丰920街坊等街区文化活动,让怀旧情怀更有年代感氛围感。竹林大饭店以建国后盐城的时代跨度与记忆宽度为载体,以特色饮食文化作为鲜明的符号特征,打造了人文盐城”“市井盐城”“美味盐城的文化品牌形象。创意放大文旅叠加效应。从特色文创产品到跨界合作研学游,再到夜间经济的激活,戏剧叠加旅游的效应不断被放大。大洋湾的《盐渎往事》、荷兰花海的《只有爱·戏剧幻城》、行进式演出《串场夜画》、实景演出《天仙缘》、仙幻实景夜游演出《寻仙缘》都成了游客追捧的观赏项目。西溪天仙缘入选国家级精品演艺名录,创成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草房子乐园带孩子寻找曹文轩儿童文学的源头,射阳安徒生童话乐园依托耳熟能详的故事,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奇妙的童话世界。

紧扣新技术赋能视听产业依托算力和数字经济,高度重视文化视听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特色文化街区,积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位于盐都区的燕舞大纵湖影视城整体建筑以民国风貌为主题建设,通过街区氛围打造、游客配套设施建设、精选招商业态、探索影视行业合作等方式,催生影视城全产业链发展。立足值打造范。“KK-PARK东大门中韩文化交流国际娱乐街区立足自主策划运营,以青春等为主题主线,打造东之声音乐舞台、东之梦演出剧目、东之韵特色旅拍、东之悦研学旅游、东之语定制商品、东之恋青春短剧等系列产品,持续做深趣东游品牌。精心举办歌手大赛等系列活动120余场次,长期位居各大端盐城景点热销榜第一,不仅慰藉了在盐工作生活韩国人士的乡愁,也让市民在此感受中韩文化交流互鉴的氛围。

(调研组成员:周斌、丁元新、陈伟龄、赵文韬、陆国建)

责任编辑:张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