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新火:“千年瓷都”再续传奇

发布时间:2025-04-27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群众杂志社调研组    

赣江潮涌,庐山云起,江西是一片千年文脉与现代传奇的交融之地。景德镇,是这片热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2023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西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千年窑火生生不息,不仅淬炼出无数精美绝伦的瓷器,也孕育出独特瑰丽的陶瓷文化,成就了景德镇的不朽传奇。古窑新火,风华再续。近年来,景德镇精心呵护陶瓷这一中华瑰宝,不断在技艺、品牌等方面守正创新,加强陶瓷文化原真性保护、活态化传承、时代化表达、国际化交流,千年瓷都的靓丽名片越发闪亮。

 

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       中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供图

千年窑火的守望与传承

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陶瓷,是景德镇的灵魂。这里有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这里的每一条街、每一块砖,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见证了这座千年瓷都的辉煌与沧桑。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北宋年间,因出产的瓷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宋真宗爱不释手,以年号景德赐名。这一地名沿用至今。

走进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触摸宋代创烧的白里泛青、莹润素雅的影青瓷,观摩元代创烧的青花与釉里红两种釉下彩绘瓷,玩赏明、清两代先后创烧的斗彩、五彩、甜白以及郎窑红、美人醉等,无不让人惊叹景德镇的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从深谙制瓷技术的东晋人赵慨隐居景德镇收徒传业,到元代引进并采用波斯青花釉原料,再到清康熙年间引进西洋珐琅彩料,借鉴欧洲油画装饰技巧,从官窑的精细讲究到珠山八友结社图新,再到新中国十大瓷厂的创新进取,都能照见陶瓷文化传承中那坚守不变的匠心和锐意创新的脉络。珠山大桥两侧的72尊人物铜雕,定格了景德镇制瓷的72道主要工序,正是一代代陶瓷匠人们传承技艺的写照。

位于老城区的陶阳里曾经是景德镇制瓷业的中心。自宋以来,先民在此沿河建窑,因窑成市,渐呈码头民窑老街里弄御窑聚落的地标,绘就了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窑火夜夜明,瓷器日日出的繁荣景象。而今,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原则,景德镇把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老城格局保护起来,把御窑厂开辟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结合东侧新建的御窑博物馆,将官窑生产的技艺和复原的精美瓷器呈现给世人,实现了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漫步在108条历经千年的老城里弄,览观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400余年的明清窑作群落和70余年的陶瓷工业遗产,仍可感受昔日三洲四码头、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条巷、一百零八条里弄的繁华。

讲好中国陶瓷艺术故事,让千年陶瓷文化焕发新活力。景德镇着力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加强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全力守护好城市的根与魂。出台《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条例》,实施景德镇大遗址保护计划,对160余处老窑址、108条老里弄进行抢救性保护;创建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为数万件古瓷片三维建模;创新挖掘阐释陶瓷文化,明代鸭形香薰化身时尚IP岁岁鸭,景德镇制中国碗亮相今年央视春晚和元宵舞台,龙舟瓷雕文创、迪士尼定制款等文创产品屡屡出圈,古老厚重的陶瓷文化得到了具象化。

坚持保护传承、创新发展陶瓷技艺,景德镇建设了名坊园,吸引了129家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生产性保护企业入驻。今天的景德镇,陶瓷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有10余万人,接近城区人口的四分之一;有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3200多人,是全国陶瓷技艺非遗传承人最多的地市。

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交融

千年窑火兴旺不熄,得益于景德镇在坚守工匠精神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从艺术陶瓷到日用陶瓷,从工业陶瓷到先进陶瓷,从创新思维的演变、审美观念的变迁,到材料的突破和技术的飞跃,今天的景德镇陶瓷产业充满活力。2024年,景德镇陶瓷工业总产值超930亿元,增长超9%。因瓷而兴、因瓷而盛的梦想再次照进现实。

让现代科技为陶瓷生产插上工业化、智能化的翅膀,从制造迈向智造。在景德镇的陶瓷智造工坊,有一条长度达62米的高温还原隧道窑,是瓷坯蜕变为瓷器的关键所在。当高岭土经历练泥、拉坯、利坯、绘画、施釉成为瓷坯,满载瓷坯的窑车会自行驶入隧道,瓷坯将在隧道窑里经受长达14个小时、1380℃高温的淬炼,最终完成华丽的蜕变,成为一件件精美的瓷器。景德镇邑山瓷业有限公司拥有两座这样的隧道窑,日产量可高达3万件。

在传统陶瓷设计流程中,手工技艺和传统测量工具占据主导地位,其制作效果往往受到设计者经验、材料特性以及环境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如今,柔性生产线进入陶瓷产业,现代高科技的精准与高效几乎可以完美避开这些制约。多功能3D扫描仪几秒钟内就可完成泥模3D数据的高精度采集,数据导入专业设计软件调整尺寸后,便可通过3D打印机或CNC精雕机进行模型制作,通过电脑扫描制作的模具程序将过去需要5天时间才能完成的定制工艺品,缩短到20个小时。

为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生产组织方式、产品创新机制乃至企业运营模式的全面革新,景德镇联手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共同打造了全国首个陶瓷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目前汇聚超1.5万条资源数据,吸引了1万家产业服务商、300余位陶瓷大师及3000余家全国陶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在这个平台上,企业通过资源共享,可以了解到全国陶瓷行业的供需信息,获得从订单到设计制造采购物流交易的全产业链赋能,实现效率倍增、品质跃迁与创新能力的系统性突破。

先进陶瓷是陶瓷产业突破传统附加值瓶颈、实现高端化升级的战略方向。从2021年起,景德镇积极推动陶瓷产业多元化发展,向先进陶瓷领域进军。位于昌南新区的景德镇华迅特种陶瓷有限公司生产的特种陶瓷,不仅能防弹,还能防核辐射,市场前景广阔。万微新材料在纳米氧化物粉体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邦瓷科技多层压电驱动器替代进口产品应用于空间光学望远镜;芯声MLCC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项目突破国外技术垄断……作为传承千年产业老树发新枝的代表,景德镇先进陶瓷产业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

近年来,景德镇推动创新资源向先进陶瓷集聚,一手抓原始创新,一手抓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打通产学研全链条通道。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7家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联手打造特陶研究院、检测中心等研发平台,帮助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开展科技创新,目前已培育3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多项产品市场占有率名列全国乃至全球首位。2024年,景德镇先进陶瓷产业总产值253.2亿元,同比增长111.16%

草鞋码头国际瓷都的跃升

草鞋码头,曾经是景德镇的另一个称呼。起初是因瓷业生产兴旺,四面八方的草鞋工人汇聚到此就业谋生而得名;后来是因环境脏、乱、差,游客也如是说。

如今的景德镇,风景美丽如画、城市整洁清新,荣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各国艺术家向往的国际瓷都

草鞋码头国际瓷都跃升的背后,是景德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的提升。

2017年,锚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景德镇开启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核心的塑形铸魂行动。经过3年攻坚,一个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生态之城、人文之城,焕新蝶变。进一步打造城市品牌,景德镇精心布局包括陶阳里、陶溪川、陶源谷、陶博城、陶科园在内的五陶等核心文旅IP,整合全市近千家博物馆、非遗馆、美术馆、工作室等艺术空间,打造千馆之城,推出探馆、看展、寻宝旅游产品,实现一机在手,千馆我走数字化赋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打造陶瓷文化特色场景,景德镇构建了覆盖全域、全时、全龄的文旅消费体系,成为越来越多中外游客的诗与远方2024年,景德镇入境游达10.2万人次、同比增长103%,入选首批240小时过境免签城市。

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殷殷嘱托,景德镇把陶瓷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以瓷为媒,拥抱世界,持续扩大国际朋友圈,不断用小写的china(瓷器)讲述好大写的China(中国)的文化自信故事。建设国家文化客厅”“国际文化名城,广泛开展陶瓷文化的展示、传播和交流,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已发展成为世界陶瓷盛会、国际交易平台,去年举办的第21届瓷博会吸引了来自82个国家、地区近千名外宾出席。与72个国家180多个城市建立友好往来,积极参与中法文化旅游年等重大外事外交活动,赴英国、葡萄牙等交流访问,启动全球陶瓷文化巡礼计划,成功举办多场陶瓷主题活动,充分彰显了陶瓷文化穿越时空、跨越国界的深远影响力。

在陶溪川文创街区和三宝国际瓷谷,处处可见洋景漂的身影。景德镇现有景漂6万人,其中有5000余名国际艺术家。丰厚的陶瓷文化资源、包容的交流创作氛围,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艺术家来此创新创造。他们因陶瓷艺术汇聚于此,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活的创造力。

2023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景德镇市考察时指出,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景德镇围绕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协同发力,创新人才服务机制,出台《打造世界陶瓷人才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建立贯通线上线下的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设立景漂人才之家;全力做好景漂服务保障,在创业帮扶、医疗保障、住房安家等方面持续完善政策,加强劳动权益保护,营造良好就业环境;通过打造一流的科研人才创新平台、技能人才创业平台、艺术人才创意平台,持续放大才聚瓷都的人才品牌效应,让更多人才金种子在景德镇破土而出、拔节生长。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是景德镇自古以来的盛况。而今,更多新生代匠人齐聚景德镇,致力于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继续书写陶瓷文化的新传奇。

(调研组成员:周斌、丁元新、金雯、陈伟龄、张宁、陆国建、李峰)

责任编辑:张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