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27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郑万成 钱振华 刘 斌    

20252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近年来,苏州市吴江区以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之路。截至2024年底,吴江拥有世界500强企业2家、中国500强企业4家、中国民企5006家,恒力集团更是荣获“2023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1名。

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围绕提升组织力这一重大课题,从非公领域率先突破,发布实施非公党建组织力标准体系,构建一个龙头、十家重点、百强示范、千企提标、万企行动的民企党建新格局。全区民营企业在党建引领下,积极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作用。紧扣高质量发展任务,建立一干十支、四级协同的行业党建工作体系,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民企发展的各个环节。在民企决策、管理、经营、生产各层面,推行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双向互动,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同时,深入实施民营企业千名党员源头拓展行动,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坚持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全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创新联合体发展,形成“1+N+M”联合攻关模式。着力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从分层分类、聚焦薄弱、集成支持、优化服务四方面制定15项重点任务,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争创科技型企业资质。2024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为80.2%,建有研发机构企业数新增489家,新增数量居苏州大市第二。世界500强企业恒力集团创建全产业链智能工厂,核心技术专利数量持续增长,为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树立典范。在2024苏州民营企业创新100强中,吴江区有15家企业入围。

坚持规模经营推动产业集聚认真落实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先进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领域加大扶持力度。目前,各开发区、镇产业集聚亮点突出,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载体支撑。吴江经济开发区在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领域成绩显著,汾湖高新区初步形成多个产业集群,吴江高新区拥有纺织及新材料产业集群,东太湖度假区成为数字经济产城融合、新经济集聚发展的先行区,七都镇重点发展光电新基建、新材料、高端装备、高端家居等先进制造业等等。

坚持资本运作实现资源高效整合吴江居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心区域,区位优势突出,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吴江高效整合各类资源,推动产业集群提能升级。截至2024年末,累计境内外上市公司32家,存量29家,其中境内A股上市公司27家,境外2家。2024年前三季度,27家境内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3.94亿元。境内27家存量A股上市公司中民营上市公司占比约86%,其中18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再融资,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东方盛虹重组上市后,通过并购实现战略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总市值在苏州境内A股上市公司中位列全市第二。

坚持人才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吴江严格落实区领导挂钩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建立重点人才长期、稳定、制度化联系机制,打造有温度的人才服务环境,人才培育矩阵日益健全。截至2024年底,全区有自主培养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59人、重大人才培养工程4人,江苏省双创团队”5个、双创人才”111人,苏州市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70人,姑苏重大创新团队”3个,吴江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683人。全区631家创业领军人才企业中,已有174家获评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27%,累计入选省、市独角兽(培育)22家,省、市瞪羚企业32家。目前共有9家人才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其中上证主板1家,创业板3家,科创板3家,北交所1家,港交所1家。2024年全区创业领军人才企业销售总收入达269.56亿元,税收4.18亿元。

吴江已拥有四个千亿级产业,正加速驶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赛道。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吴江样板,是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吴江在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对实现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吴江应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创新,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加强政策支持绘制个性化服务线路图制定更有利于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细化一企一策帮扶政策。结合当前形势,采取降低民营企业税负和融资成本、提供便利市场准入条件等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激励创新创业。吴江作为全省民营经济领头羊,在政策支持和政府服务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要锚定改革目标,持续打造经营主体最优环境。

提升金融服务制定适应形势变化需求的动态表加强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持,提供灵活多样的融资产品,降低融资门槛,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先行先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同时,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碳金融产品工具发展,提升金融业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

加强创新驱动启动激励民企创新发展的新引擎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结合产业特色,加快纺织等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做大新能源产业规模,增创绿色低碳新优势;加快产业大脑协同试点建设,带动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增创数实融合新优势;发挥高能级平台集聚效应,增创人工智能新优势。

拓展国际市场扩大热爱中国制造的粉丝圈加强国际合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国际市场拓展,企业可获得更多机会和资源,扩大市场份额,促进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当前,吴江外贸呈现出内生动力增强、主体稳步增加、新增长点显现等特点,应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中国制造的影响力。

聚焦数字化转型建立民企集群发展的示范区建立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规模企业间加强数字化协同,发挥龙头企业数字溢出效应,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孵化成长和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建立数字化转型服务中心,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共性问题,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产业集群,带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拓展低空经济发展筑牢民企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吴江民营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集聚了众多低空经济企业。2024年发布的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指出要全力打造苏州市低空经济先导区。未来两年,吴江将分类布设低空飞行起降点,建设低空综合服务监管平台,规划建设多个低空经济产业园,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制定专项扶持政策,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发展。

(作者分别系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研究员、苏州市吴江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苏州市吴江区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张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