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赋能 绘制“智慧溧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4-27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朱春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科学规划建设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系统,强化联合指挥和各方协同,切实提高执行力。运用大数据实现城市之治,是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南京市溧水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工作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重点,从数据归集一盘棋、数据共享一底座、数据赋能一张图、数据安全一张网四方面开展探索,以数据赋能城市治理、经济发展、安全稳定等领域,助力城市治理水平提升,精心绘制智慧溧水全新图景。

破解信息孤岛,让数据统起来信息孤岛问题是深化数据赋能城市治理必须解决的瓶颈。溧水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通过完善数据汇集制度,构建采集回流体系,有效打破了这一瓶颈,让数据资源实现有效汇聚。本级数据全面汇集制定数据统筹归集制度,除涉及国家安全的数据以及中央和省市有明确规定的之外,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统筹全区各类信息化项目数据归集。汇集区内自建视频4.6万余路,垃圾抛洒、电动车入梯、消防通道违停等18AI智能算法点位200个,水位、烟感等物联网信息点位1万余个,在去年9月应对台风贝碧嘉带来的极端天气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上级数据有效回流通过主动申请、统一标准、优化服务等多种举措,探索形成数据主动返还、资源主动链接、服务主动推送三主动管理应用模式,打通省市数据回流堵点、卡点。目前已实现省市应急、消防、气象等11个部门数据回流3700余万条。基层数据实时更新会同市数据局共建基层四标四实基础库,不仅将前期区、镇街巡查数据有效沉淀保存下来,也支持网格员定期巡查对数据实时更新。目前,已经初步汇集全区标准地图1套,标准地址10.2万个,标准网格1106个,实有人口、房屋、单位、设施等各类基础数据400余万条,逐步实现基层数据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准可用,为基层长效治理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打通平台壁垒,让数据跑起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要释放其应有价值和活力,必须打破各个系统的平台壁垒,形成有效统一的数据治理和监管体系,让数据真正跑起来、有序流动起来。统一数据底座溧水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牵头建设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通过统一编目实现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便于查找、访问和共享。目前,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累计汇聚数据29.86亿条,发布共享资源目录1832个(全市第一)、接口1436个,数据资源接口累计被调用454.2万余次,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信息管理、汇集、共享、处理和分析功能。统一应用门户整合各类政务软件,停用移动政务端4个,为基层减负瘦身;将政务办公、应急、防汛等10个区级应用整合至南京政务版,在全市率先完成区级政务应用归并,实现基层工作人员移动应用一端集成,市区两级政务数据一网互联统一联动办理构建区社会治理大联动平台,发挥每个市民都是城市治理数据触点的功能,以人人参与破解数据提供碎片化难题,实现城市治理的数据自治效应。目前,已整合12345、网格员巡查、市民热线、110非警情、领导信箱、随手拍、有奖举报等多渠道群众诉求数据,在全市首创一口受理,联动办理工单处置平台,构建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各方联动、高效处置、限时办结、评价考核工作机制,以数字化助推高效处置一件事。去年以来,累计受理各类诉求工单12万件,综合处置率达99.9%;受理市民提供安全风险隐患线索5832条,奖励1087人次,累计奖励金额14.8万余元;助力民政殡葬一件事等多个改革事项,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推动数据蝶变,让数据活起来坚持应用为要、管用为王,着力在拓展数据要素应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让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在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领域得到更好显现。构建存量资产招商一张图整合全区存量资产数据信息,开发存量资产资源管理发布系统,上线溧水区优质资产招商点位一张图,实现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共同赋能,提高全区优质存量资产招商效率和透明度。自去年2一张图上线以来,累计录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经营性、农村集体闲置、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四大类资产268个,盘活资产123个,一张图公开推介81个,网页访问量超过10万人次。构建五办集成服务一张图围绕重大项目在谈、签约、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等全周期办理流程,开发五办集成系统,联通全区23个部门、62个审批流转节点,形成招商项目一图推进”“一事联办”“一站快办服务体系,推动项目全过程线上联办、全流程监管、超期自动预警。去年6月上线以来,平台共录入项目189个、立项155个,五证齐发并开工67个、投产10个。构建城市安全电子一张图依托区级一网统管数据底座,聚焦城市安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点位,建设城市安全电子一张图。目前,已经汇集省市回流数据超2500余万条、区级部门及安全生产专委会数据200余万条,实现全区各类城市安全要素按照1+3+N的模式进行分级展示、点位落图,整合领导夜查、部门检查、网格巡查等各类检查数据,强化监测预警、风险研判,促进各类安全隐患按期闭环整治。同时,关联119实时警情,构建区、镇街园区(行业部门)、村(社区)、网格,以及重点单位(场所、物业)等五级消防应急救援社会联动机制,有效提升基层消防救援互救、快救能力。

织密安全防线,让数据牢起来围绕数据的无形性、难追溯等特点,在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删除、销毁等重点环节关注其潜在风险,紧盯数据全生命周期,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治理模式,补齐数据要素协同治理制度短板,筑牢数据安全防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新技术全力推动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云新技术应用改造,实现区、镇街11个网络核心节点IPv6全面覆盖,区政务云系统IPv4IPv6全面兼容;政务协同平台实施改造升级,全面提高系统安全等级。革新模式改变以往出现网络安全问题后被动整改工作模式,强化设备接入点和信息传输点管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全年常态化巡检+重点时期排查289次,发现安全漏洞104个,整改完成率100%;创新宣传模式扩大覆盖面,组织全区53个主要单位参与网络安全培训暨攻防演练,通过现场剖析信息安全典型案例,以案促学,进一步提升安全防护意识。创新机制深入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各类网络安全管理制度77项,不断完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及响应机制;明确将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作为必须守住的底线,坚持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压实责任体系。

(作者系南京市溧水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张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