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也是江苏发展的鲜亮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这是对江苏推进高水平开放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我们服务和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江苏在全国开放格局中地位独特、责任重大。近年来,江苏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统揽,高质量推动境外园区、自贸试验区、开发区等开放载体建设,持续提升对全球要素的集聚流动力、配置增值力和辐射带动力,开放合作的“朋友圈”持续扩大。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62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占全国近1/6,连续7年稳居全国第一;现有外资企业4.3万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8家落户江苏。
当前,世界正处于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特别是今年以来,世界开放指数下滑,世界经济格局风云变幻。在此背景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须客观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妥善应对各种风险。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危中寻机、化危为机,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更大力度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不断拓展共赢发展新空间。
共建“一带一路”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江苏服务和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核心在于理解把握“深度融入”这一重要要求。要把拓展经贸合作新空间作为“深度融入”的重要抓手,统筹做好外贸外资外经各项工作,加强能源和产业合作,支持境外合作园区功能拓展,更好促进高质量“走出去”和高水平“引进来”;把推进设施联通作为“深度融入”的重要支撑,持续畅通多元通道,全面提升“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水平;把促进民心相通作为“深度融入”的重要基础,围绕教育、农业、医疗等领域,打造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把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深度融入”的重要保障,健全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完善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