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吃劲越不松劲

发布时间:2025-01-24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陈 林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所有的困难都会让我们变得更强,也会让我们的干部变得更有经验、更具才干。前不久召开的江苏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这一表述,既展现了正视困难的强大勇气,也传递出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对于党员干部来说,遇到爬坡过坎之难、风高浪急之险、闯关夺隘之艰时,倘若绷不住”“犯嘀咕,或两眼一黑、两手一摊,甚至撂挑子、摔罐子,是难以成长、难以成事、难出成绩的。

越是吃劲时,越要稳住不松劲,关键要提振信心。要耐住性子、稳住阵脚,辩证看待苦亦是甜、难也有拐点,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进取心,保持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不因事烦而心乱、不因事杂而智昏、不因事难而情急,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我们党从来都是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要不断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营养,善于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净化灵魂,用无数革命先辈的风骨品质磨砺品格,把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斗争的精神内化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深化为坚强有力的党性,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底气。

干事担事、攻坚克难,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兼顾显功潜绩,兼顾当前和长远,既理清旧账、整治坏账,也做好当下、立足脚下,不贪一时之功、不求一事之誉。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同时要突出问题导向,紧紧抓住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找准突破口和发力点,把握原则性和规律性,以钉钉子精神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手、解决不彻底不撒手、群众不满意不松手。

攻克难关、防范风险、推动发展,都要求党员干部有几把刷子,在吃劲的时候使上劲、用足劲、干成事。如果思维僵化、知识弱化、能力退化,很容易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就会被困难吓住、被难题绊倒

困难也是跳板,要多到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摸爬滚打,多当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次烫手山芋,摆脱稚气、淬炼志气、升华锐气。要硬着头皮、厚着脸皮、踏破脚皮、磨破嘴皮,主动到招商引资、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吃劲岗位解剖麻雀,接到任务我先干,遇到困难我先来,碰到矛盾我先上,努力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在一次次吃苦破难中增加经验与才干。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舞台上,每名党员干部既是导演更是主演,肩上有使命、脚下是征途。只要我们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知责负重、敢打善拼,不断增强攻坚克难的志气、骨气、底气,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作者单位:中共海安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朱瑾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