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诠释“品重柱石”

——记工运领袖王荷波
发布时间:2025-01-24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吴光祥    

王荷波,1922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因叛徒出卖遇害,终年45岁。他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先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工人出身的中央委员,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即中央监察委员会的首任主席。他把一生献给了党、献给了革命事业,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绝对忠诚。

追求真理:不要忘记为了什么而入党

王荷波从小家境清寒,饱尝生活的艰辛。1901年,王荷波被迫离开家乡,四处漂泊谋生。在海参崴当劳工期间,他每天在车间里劳作,向俄国技工学习技术。有个叫彼德罗夫的技工,不仅传授他钳工技术,还教他学俄文。工余时间,彼德罗夫常常给他看一些俄文书刊,介绍关于工人运动的理论和观点。亲身经历过被奴役当劳工,饱尝民族屈辱之痛的王荷波,由此产生了追求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的思想觉悟,为他日后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奠定了实践和思想基础。

1916年,在老友的帮助下,王荷波辗转来到南京,顺利考进了浦镇机车车辆修理厂,当了一名生火工人,半年后升任机匠。王荷波肯帮助人,也能跟工人打成一片,并为工人说话,他在群众中的威信逐渐树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北京学生纷纷南下串联,王荷波开始接触新文化、新思想。他经常与进步学生交流,开始阅读并宣传《新青年》《劳动界》等进步刊物。

19205月,浦镇机厂总监工布拉克为了不让工人在上班时间上厕所,下令拆除厕所,激起了工人们的强烈反抗。王荷波代表工人们向厂方提出条件,在厂方未答复前,全厂实行罢工。三天后,厂方与王荷波为代表的工人谈判,但资方根本不谈工人提出的条件。入夜后,布拉克、工头张裕带着荷枪实弹的厂警赶来。张裕说:我说王荷波师傅,你们工人管得太宽了吧,管天管地还管到洋人头上了。一旁的布拉克冷笑道:管我的人还在泰晤士河那边呢。王荷波义正词严地说:不,管你的人就在你面前!这时,众多工人也围了上来,异口同声地高呼:我们支持王荷波!不久,《民国时报》《民国晚报》等纷纷发文,社会舆论普遍同情与支持这次工人罢工。通过斗争,工厂被迫答应了工人的复工条件,罢工取得了胜利。

1922年,40岁的王荷波经历了两件事。一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津浦铁路的第一名工人党员。二是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生日那天,工友们送他一块大红匾,上面写着品重柱石四个大字。成为共产党员的王荷波,很快组织起浦口党小组、浦口铁路工会、浦口铁路工人俱乐部。他全身心投入到党的事业中,白天干活,晚上组织工人活动,回到家里还继续读书看报。不久,二七惨案发生,上级党组织指示王荷波转移。临行前夜,王荷波在浦镇后河上的一只小船里组织召开了党支部会议,王荷波嘱咐同志们,永远不要忘记为了什么而入党。

敢于斗争: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

在罢工斗争后,王荷波逐渐认识到,工人要有自己的组织,只有把工人紧紧团结在组织的周围,才会有力量。19213月,浦镇机厂成立了中华工会,王荷波先后当选副会长、会长。他不仅关心工人群众的生活、兴办工人浴室等,还建立工人夜校,教育工人懂得自身求解放的道理。

19231月,浦口港务处主任吴梦兰无理开除工人沈永义、李进台,引起两浦(浦口和浦镇的统称)工人的强烈不满。26日,王荷波召开两浦地区的党员、工会骨干分子紧急会议,介绍了当时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全路总罢工的情况。会议决定,为声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浦口港务处工会的斗争,从28日起罢工。

8日晨,浦口港务处工人首先罢工,中午,两浦铁路工人罢工。王荷波当机立断,派工人将252号机车开出,堵在了机车出库的通道。正在这时,从蚌埠开来一列运煤的货车,浦口机务段段长张殿立即找到这列货车的司机,要他用货车的机车牵引客车北上。司机知道两浦铁路工人已经罢工,断然拒绝开车。张殿又引诱司炉说:只要你开车闯过浦镇,开到蚌埠,马上升你为司机。司炉答应了开车。王荷波接到通知后,立即率领浦镇机厂几百名工人高举一面红旗,冲向浦镇车站南首,站在铁道中间挡住列车去路,并不断高呼:打倒军阀!”“坚决不让火车开过去!”司炉一面开车,一面拉汽笛,不肯减速。几名老工人见状,立即脱掉上衣,横卧在冰凉的铁轨上。接着,许多工人都跟着脱掉上衣,扑倒在铁轨上,决心以生命和鲜血来换取罢工的胜利。司炉见状,连忙紧急刹车,随即工人包围了停下的机车。

19236月,王荷波赴广州出席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26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王荷波身先士卒,带领党员群众投身大革命洪流。当时北伐军与北洋军阀正在福州城对峙,城内百姓危在旦夕。王荷波受命作为中共代表,与国民党代表、海军代表在潮江楼谈判,成功促成马尾海军起义。随后,王荷波又奔赴上海,与周恩来、罗亦农等一道组织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在战斗中,王荷波常常在第一线指挥作战,与周恩来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周恩来尊称王荷波为大哥

临危受命:巩固党的一致及权威

1927年党的五大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王荷波当选首任主席。在中央监察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王荷波与委员们对监察委员会工作进行了讨论,并阐述了党的五大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的重大意义。按照中共五大决议,设立监察委员会的目的是巩固党的一致及权威

王荷波就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后,十分重视总结和推广我们党成立以来监察工作的成功经验。他对我党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和省港工人大罢工前后的监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19256月至192610月,苏兆征领导的省港大罢工为了防止和清除工人运动中的腐败现象,保持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逐步建立了监督机制。如成立罢工工人代表大会,按工人数进行普选,每50人选出一名代表,共有800余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和监督机关;成立罢工工人纠察队,防止工人内部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利用机关报《工人之路》特刊对所属各机构进行舆论监督,或揭发违法舞弊不良行为,或褒扬廉洁奉公的高尚举动;对贪污腐化者以行政处分和刑事制裁。王荷波说:省港大罢工建立起的监督机制,既是中央监察委员会重要的制度根基,也是确保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共中央第一届监察委员会成立后,由于当时形势的需要,委员、候补委员们都被派到各地领导地方党的工作。大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教育党员和加强党性修养做了大量工作。

19271018日,王荷波到北京法政大学与北京市委同志接头时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绝不泄露党的秘密。临难前,他委托一位可能出狱的难友,对党组织留下唯一的遗言:请党组织对我的子女加强革命教育,绝不能走与我相反的道路。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张李蕾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