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震撼》悟泰兴崛起

发布时间:2012-02-04     稿件来源:群众杂志     作者:高亚梓    

  近日,认真拜读了张维为教授所著的《中国震撼》一书,心灵受到一次极大“震撼”。作者以清醒的自信、清楚的事实、清晰的逻辑,阐明了中国崛起的事实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是“中国模式”的崛起。

  书中,作者提出的“两大板块”概念引发了我的兴趣和思考。作者认为,中国存在“准发达国家”板块与“新兴经济体”板块,这两大板块之间实现了高度互补的良性互动。这告诉我们,要客观地看待中国存在的地区差距,通过发展和完善两个板块之间的良性互动,努力缩小板块间的差距,创造出更多的“中国震撼”!

  读《中国震撼》,思泰兴崛起之道。由于历史原因,泰兴仍存在着西部(沿江地区)和东部(黄桥老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目标。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我们要按照“五个一”的统筹发展思路,推动东西部地区之间良性互动,加速老区迈向全面小康的步伐。

  坚持统筹规划“一张图”。牢固树立“全域泰兴”理念,把农村作为地区的有机部分进行统筹规划,把农业作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统筹开发,把农民作为市民的一部分进行统一保障。进一步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主要发展方向,实施“3+4+5+X”战略(“3”即主城区和黄桥、虹桥两个小城市,“4”即四大片区,“5”即5个重点镇,“X”为农村新社区)。

  坚持产业发展“一盘棋”。拓展企业横向集聚和产业链条纵向延伸态势,提升园区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进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功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形成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立稳健的强农惠农机制,实施农业、就业、创业、物业“四业”富民,不断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

  坚持基础设施“一张网”。加快“四纵四横”交通网络建设,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构建“大交通”格局。按照“宜建则建、宜输则输”的原则,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构建“大环保”格局。推进数字化城管,探索城市管理向乡镇、农村延伸的机制,构建“大城管”格局。加大乡镇、村管网更新改造力度,构建“大供水”格局。

  坚持公共服务“一本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构建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调合作、高效灵活的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坚持社会管理“一条龙”。完善和融合中心户长制和“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城乡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变过去要求村(居)委会向政府承诺并承担“行政责任”为政府向村(居)委会委托管理、委托服务,变过去的“大包大揽”为“网格化”分解,让村(居)干部从琐碎的村级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谋发展上。□

  (作者系中共泰兴市委副书记、市长)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