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连云区将按照全省推进“两个率先”的最新精神,奋力抢抓深入推进沿海开发、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获批等多重叠加的战略机遇,认真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措施的落实,统筹推进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生态连云,努力做到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在江苏沿海开发同类型城区中领先,奋力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区,率先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
一、做靓海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是强势推进连云新城建设。围绕打造“东方威尼斯”目标,继续推进连云新城大规模“填海造城”,在重点抓好融侨华府、保利海上五月花等项目推进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海内外知名高端商业地产进驻开发,加快建设雅仕绿尚湖畔、东方世贸港等一批城市综合体,迅速打造西墅“铜锣湾”。同时,以起步区建设为基本标杆,全力推进15平方公里示范区建设,迅速形成内外通畅的主体路网框架,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加快建成商务办公云集、高楼鳞次栉比、设施配套齐全的新城区,打造富有魅力的温馨浪漫之城、浓荫掩映的山海风光之城、生态环保的现代时尚之城,使连云新城成为全市最绚丽的城市名片。二是加速打造区域商贸中心。围绕加快打造中国大陆桥商业中心的目标,扎实推进山海景观轴、滨海休闲带等重点工程建设;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健全国际物流功能体系、培育国内外金融产业,发展总部经济、商务服务等,成为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为地区总部和国内外金融机构的中心区,成为基础设施配套、城市功能健全、商务活动繁荣、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化商贸区。与香港新界总商会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加快推进商务核心区建设,努力构建苏北鲁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端商贸中心。三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以墟沟和连云老城区改造为重点,全力推进城市主干道景观改造,全面开展院前铁路立交、海鲜美食街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中心城区商业圈;引进中信集团,加快中山东路沿线改造,倾力打造连云港维多利亚港湾;积极发展城市和乡村道路交通系统,进一步完善城市防洪和污水处理设施,加大涧沟整治力度,加固海堤并建成挡潮闸,完成防洪排涝体系建设。
二、推动经济创新,让发展更科学。一是主攻临港“两基”产业。按照大力发展“基础型产业、基地型企业”和加快打造“十亿企业、百亿产业、千亿园区”的要求,全力推进益海盐化、中彩科技等一批重特大沿海产业项目,尽快形成现实生产力。同时,积极延伸拓展盐化、金属材料、现代物流三大产业板块的上下游配套,努力实现“两基”产业大突破、工业发展大见效。全力招引重大项目,围绕三大产业板块,变招商引资为择商选资,加快推进已落户的重大项目,每年确保超10亿元项目不少于5个,继续保持“爆发式”增长的强劲态势。二是推进园区“二次创业”。准确把握创新驱动战略的本质内涵和目标要求,把科技作为创新之要,把人才作为创新之本,把教育作为创新之基,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逐年上升;板桥工业园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完善基础设施,全面实现“十通一平”,确保重大沿海产业项目尽快入驻并投产达效;加快连云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依靠科技创新让园区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实现大的发展。三是做优做强“五大经济”。充分发挥港口拉动作用,大力推进宏昌物流、万邦物流等物流项目的建设,发展壮大国内连锁经营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重点培育集装箱联运、仓储运输、货运代理等物流产业集群板块,形成集流通加工、商品检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国际物流体系。健全现代服务体系,重点发展现代商贸业,加快推进金福德、沃尔玛等城市综合体建设;繁荣光伸家居、德兰国际汽配城等专业市场,加快嘉瑞宝国际广场等项目建设步伐,努力构筑辐射苏北鲁南地区的家居和建材市场基地。加快发展海洋经济,重点发展海水养殖和海产品加工,建成特色化、专业化新型海洋食品加工区、休闲渔业区;大力发展高端旅游业,以建设区域性旅游中心为抓手,力争用5年时间把连岛、前三岛以及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联合打造成5A级景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加强华乐合金、益海盐化等企业节能降耗工程建设,增强企业和全社会节能减排的内生动力。
三、改善民生福祉,让百姓更幸福。一是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全面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老年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个全覆盖”。高标准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用2年时间实现农贸市场乡街全覆盖,更好地保障供应、方便居民。全面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区老年活动中心、社会福利院暨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3年内实现养老院乡街全覆盖,切实尊重保障残疾人权益。全面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每年重点实施一批民生工程,有效解决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等问题。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实现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困有所济。二是实现创业就业全方位。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民本工程”,加大公共投入,设立创业基金,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创业培训,引导和促进更多的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重点实施千人创业、千人培训、千人就业3个“千人计划”,广泛采集就业岗位,开展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组织各类就业招聘会,让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人实现充分就业。三是实现乡街发展全提速。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积极做强集体经济。墟沟重点发展商贸流通、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特色餐饮、港口服务等;云山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商贸服务业、轻工及物流业;连岛重点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主的高端旅游业;板桥重点发展为徐圩片区大开发相配套的商贸流通、商务办公等相关产业以及住房、医疗卫生等生活配套设施;连云、高公岛、宿城重点发展旅游观光、港口配套服务和核电关联产业,提升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及贸易。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继续办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实事,不断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重抓社会发展,让社会更和谐。一是着力构建教育强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发展优质高中和职业教育,推进海滨中学三星级创建,办好连云港高级中学和大港中等专业学校,让连云区的孩子在区内就能享受到一流的高中教育。同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确保每个乡街都能建成一所公办幼儿园,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切实加大教育投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及覆盖面。二是大力发展文卫事业。大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做响做亮“连云港之夏”和“海滨广场活动”等文化品牌,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体系。积极推进文化娱乐业,加快建设大型多功能科教文化创业中心,确保艺术剧院、文化馆、图书馆、健身馆等一批项目明年投入使用。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推行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建成东部城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城乡15分钟健康服务圈,完善“六位一体”服务功能,确保每个乡街都建成一所省级以上、服务配套的卫生服务中心。三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推广“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模式,选优配强社区干部,努力提高社区专职人员工资待遇;同时,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每年优选一批社区干部纳入专项事业管理,对特别优秀的可优先选拔进入乡街领导班子,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3-5年内确保每个社区都有足够专职人员、必要工作经费、必备办公地点和活动场所,2013年所有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继续深化平安连云建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健全和完善“大调解”、“大防控”机制以及诉求表达、矛盾排查和预警、矛盾调处、应急管理和社会公共安全等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信访责任制和领导干部下访制度,依法规范信访秩序,构筑信访工作大格局。□
(作者系中共连云港市连云区委书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