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从沟通开始

发布时间:2012-09-28     稿件来源:《群众》杂志     作者:仲 玲    

  沟通十分重要,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能使彼此了解他人想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干和如何去干,从而取得彼此的信任和理解。沟通协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良好沟通的前提下,人们才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友好相处,即便产生了矛盾,也容易妥善处理。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除了可以在创业富民上建功立业,也可以在文化惠民、沟通交流、协调干群关系和谐方面有所作为。初出校门的大学生村官只有通过沟通提高协调能力,通过协调提高工作水平,才能达到更好地服务群众、贡献基层的目的。

  在铜山办事处前进村,我看到了村官义务为当地留守儿童开办的国学讲座。“弟子规,圣人训”,书声朗朗,形象生动的解释让孩子们明白修身做人的道理。这是铜山办事处前进村大学生村官许祯祯在给孩子们义务讲解《弟子规》。许祯祯是个从未在农村生活过的城市女孩,怀着满腔热情来到农村,却发现自己对农村工作一窍不通。“要做村官,先做村民”,许祯祯把自己定位为村民中的普通一员,她带着一支笔,一个笔记本,骑了一辆电瓶车,挨家挨户进行走访,与农民拉家常,交朋友。面对面的交流,零距离的沟通,许祯祯对农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村里的壮劳力大多常年在外打工,留下不少渴望关爱、求知欲强的留守儿童。“也许,我能为这些孩子们做些什么?”从2010年8月开始,她利用闲暇时间义务为当地留守儿童开办国学讲座,讲解《弟子规》,共举办16期,吸引200多名留守儿童参加,获得了大家的好评,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不少大学生村官在了解了农村的真实状况后,逐步摆脱了初到农村的不适和困惑,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和谐农村的建设者,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文艺宣传员、科技辅导员。陈集镇青年村大学生村官黄蔷薇是2009年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对于农村工作,这位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充满激动和希冀。可现实并不如她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自己创业缺资金缺项目,带领农民致富又没有工作经验。如何发挥她的优势,用好她的特长,更好地为农民农村服务?我帮助黄蔷薇进行了认真分析,多次沟通和交流让她找到了新思路。半年以后,一支乡村舞龙队在黄蔷薇所在的青年村组建成立,这个舞龙队吸引当地不少民间艺人参与,并定期在村民小广场为农民进行表演。农民朋友喜欢看什么样的节目?乐于接受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在与农民朋友交流的过程中,黄蔷薇学会了换位思考,编排了不少农民爱看爱听的文艺节目,如小品《我们的村庄象花园》、小戏《富脑袋,鼓钱袋》……黄蔷薇笑眯眯地告诉我,如今,乡村舞龙队成了村里一支“不走”的政策宣传队,因为说的唱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通俗易懂,入情入理,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接受了朴素的道理。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黄蔷薇做了一个调研,她告诉我,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孩子们普遍缺乏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安全知识。为此,2010年,她在村里建立了一个“安全用电教育基地”,并定期到学校为孩子们上课,普及用电常识。

  沟通无极限。我想,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之所以受到广大群众的肯定与支持,是因为他们愿意扎根基层,认真倾听民意,与群众实现了无障碍、零距离沟通,用真心引导先进文化在广大群众中生根开花,用真情与群众建立起和谐、水乳交融的干群关系。□

  (作者系中共仪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