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发布时间:2012-12-07     稿件来源:《群众》杂志     作者:杨传金    

  睢宁自20093月被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确定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单位以来,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在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实践过程中,探索给权力立规矩,把制度建设贯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通过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确保权力始终沿着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运行。20116月,新一届县委在原有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按照“巩固、深化、利用、提高”的原则,从健全四项机制入手,将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进一步规范、深化、拓展,持续向纵深领域推进,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实现干部用权规范化

  创新领导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建立“县委总揽、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参与、纪委组织高效保障”的领导机制,强化县委在全县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实施重要项目、工程、资金议决权和否决权分离制衡机制,充分释放政府职能作用。人大、政协各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既做好民主监督又积极献计献策。充分发挥纪委、组织等部门在改进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为全县发展保驾护航。

  追溯权力源头,扩大公众参与。按照“决策前预告、决策中参与、决策后监督”工作原则,将“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引入决策程序,对涉及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重要规划、重点工程等通过媒体问计于民,对重大决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坚持民主决策,提升决策效率。对县政府常务会通过的单体项目规划方案试行县委常委书面审议制度,县委常委书面审议无异议的,由县政府组织实施。县委常委有不同意见的,提交县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在县委常委会集体研究通过后,再由县政府组织实施;县委常委会否决的,由县政府重新组织提出方案报审。

  二、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实现风险预警制度化

  突出防控重点,加强风险防范。着重抓好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以及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健全党务、政务和财务工作制度,加强“人、财、物、事”运行的规范、约束和防控。针对不同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开展廉政风险点清查,科学分类,突出重点。

  严格风险审核,加强监督管理。成立由纪检、组织、人事、审计、离退休老干部、一述双评三监督评议员、专家及部门负责人等组成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评审委员会,对各单位、各部门排查出的各类风险点进行评审。将岗位分为“红、橙、黄”三个风险管理类别,其中“红”色代表高风险、“橙”色代表中级风险、“黄”色代表低风险,风险等级依次降低。

  强化动态监控,及时预警处理。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具有轻微违纪行为的单位和公职人员及时予以警示和处理;建立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对党员干部行为、制度机制运转、权力运行过程实施监控预警;建立廉政风险追责机制,对预警发现的问题,视情节严重程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实施警示提醒、诫勉纠错、责令整改等措施,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

  三、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实现权力监督社会化

  组建民情工作平台,构建综合信息系统。整合手机短信、网络、热线电话三大平台,组建“民情工作平台”,将涉及党务、财务、民政、计生、农业、土地、合作医疗和扶贫等方面内容在“民情信息”平台进行公示。建立“短信接访、网络接访、视频接访”信访举报信息化平台,构建“信件、来访、电话、网络、短信”五位一体举报系统。截至今年5月底,通过民情工作平台共受理群众各类诉求、意见50000多条,回复率100%,办结率92%

  打造立体监督网络,强化群众监督作用。开展“三问三请”,强化民意监督,即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决策请群众参与、工作请群众监督、成效请群众评议,充分发挥群众在干部监督中的主体作用。实施“三查三处”,强化立体监督,即通过专门机构查、人民群众查、县内媒体查,全力处“庸”、处“懒”、处“贪”,打造干部监督的立体网络,让干部知法守法。实施“阳光党务”工程,强化党内监督。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络将组织机构、制度政策、职权目录、选人用人、廉洁自律、先进榜样、办理反馈等内容进行公开,并及时更新。

  实施动态责任追究,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实施“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在全县各单位以“沟通零距离、服务零投诉、管理零缝隙”为内容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对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的干部予以严惩。实施千名干部助三夏、千名干部助秋调“双百双千”工程,让干部在群众最需要时走下去,在与群众相处中培养感情、锤炼党性。近两年来,先后对不认真办理群众反映事项的7个单位和24名干部进行责任追究,7名干部被免职。

  四、健全落实执行机制,实现执行落实绩效化

  创新落实机制,强化落实力度。建立“党政协同、条线负责”的执行机制,提升工作落实效能。县委主要领导抓大放小,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根据“条线负责”新机制,对县委常委的工作进行分工,确保分管领导条线负责、有责有权、点线推进。既理顺工作关系,又突出工作重点;既强化落实力度,又明确落实责任。

  创新纠偏机制,提高执行效率。明确投诉受理的途径方式和投诉反馈的责任机制,对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偏。建立完善“四晒机制”,即晒项目、晒责任、晒进度、晒成效,强化责任落实,让干部知责思为成为习惯。通过强化高效执行,推动工作落实,让干部在知责思为中知德守正。

  创新评议机制,接受群众评判。按照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绩效考核办法,建立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述职报告机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就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向县委、县政府每半月作一次书面述职,每一月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群众评议员现场公开述职。

  通过实践,规范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推动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等多项主要指标增幅连年位居省市前列。睢宁由过去的“信访管理重点县”变为“信访管理先进县”。二是提高了党委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县领导带头讲规矩、执行制度,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运行新格局,让群众在明白中监督,让干部在他律下自律。三是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通过积极探索推进监督和制约县委权力公开运行的新思路、新举措,培养党员领导干部“习惯在监督环境下工作,习惯在法制轨道上用权”,构建起各级干部拒腐防变的制度防线,让各级干部权力运行始终处在各种制度的刚性约束和监督之中。近年来,涉及科级干部的信访量同比下降50%以上,举报科级干部的短信同比下降70%以上。四是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创新社会动员、强化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一系列措施,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群众讲真话,干部办实事,“勤政、廉政、务实、高效”成为各级干部的自觉行动,“守法守信、向善向上”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追求。□

  (作者系中共睢宁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