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曾是个贫穷落后的农牧业小国,国土面积仅有4.1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000万。如今却在纺织、机械制造、仪器仪表、医药、金融等十多个行业中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产生了雀巢、辉瑞制药、瑞士银行等世界知名500强企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瑞士已连续两年被评为世界第一。
探寻个中因由,科技创新乃该国领先全球的重要法宝。
教育体制为创新奠定基础
瑞士拥有独特的双重教育体制,既有职业训练,还有学术的职业培养,为瑞士创新打下基础。在瑞士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绝大多数学生从事各类职业,继续上大学的比例不高,有三分之二的年轻人在15岁时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这些接受职业教育的年轻人中还会有一部分会再接受高等教育。瑞士的高等教育主要包括普通大学、应用科技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三类,学生在完成了3至4年的职业教育后,可以凭借联邦职业教育结业证书,直接进入应用科技大学,或者通过参加一种补充考试进入普通大学,也可以继续通过考试和培训获得高等职业教育文凭。与此同时,瑞士的私营企业看重技能,不太看重学历。瑞士中小企业总数约为3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该国约七成的就业岗位,因此大批参加过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年轻人失业率很低,排在全球末几位。
瑞士没有单纯以教学为目的的大学,其12所公立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绝大多数科研机构都依托于这些大学,在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竞争中表现得非常活跃。瑞士还是全球诺贝尔奖得主密度最高的国家,英国高等教育调查机构QS公司最新公布的2011年世界大学排行榜显示,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是唯一挤进前20名的欧陆大学。
科研实力为创新提供保障
瑞士每年用于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占GDP的3%,并且仍保持一定增长,这也是保障瑞士走在世界创新前沿的根源之一。资料显示,瑞士每年投入的科研费用高达100亿瑞郎,而政府的投入仅占总额的四分之一,其它投资均来自企业界。瑞士每千人中从事科研的达到12人,世界排名靠前。按人均计算,瑞士是世界上人均科研费用最高的国家。瑞士的创新能力还体现在居民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1年共收到18.19万件国际专利申请,瑞士、芬兰、瑞典、丹麦、卢森堡等国家高居榜单前列。
世界上许多著名公司看好瑞士的科研基础和人才优势,纷纷在瑞士设立研发中心。瑞士企业界每年投入国外公司和研究机构的科研经费也高达80亿瑞郎。正因为瑞士科研基础好,诸如Batelle研究所和IBM等国际著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均“落户”瑞士。瑞士的苏黎世有许多面向消费者的Web技术公司,除了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还有GetYourGuide,笔记应用Memonic,网络团购DeinDeal,以及游戏平台Gbanga,谷歌在美国以外的最大工程办公室也设在这里。仅IBM在瑞士的中心就汇集了众多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由于瑞士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基础,其它著名的国际企业也在瑞士设立高水平的尖端技术研究中心,涉及医药业、精密仪器、微电子技术。根据用尖端技术领域增长率表示的创新能力统计,在10项尖端技术领域,瑞士在其中的7个领域保持着最高的增长率。在蛋白质合成方面,瑞士名列第一,机器人方面居第二。
开放传统为创新拓宽路径
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一项统计表明,瑞士每100万人中就有1.111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密度最高的国家。目前,瑞士已经培养出2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但这些获得者中很多不是瑞士人,比如爱因斯坦是德国人,却在瑞士学习和工作。这些人之所以能在瑞士获得诺贝尔奖,主要源于瑞士开放的传统。瑞士有许多成功的企业也是由住在瑞士的外国人所创办。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了瑞士,比如自由的环境、发展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等。如今,瑞士更进一步开放劳动力市场,自2007年7月1日起,瑞士将劳工市场向欧洲20个国家全面开放。来自17个欧盟成员国及冰岛、挪威、列支敦士登等3个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的公民,可自由到瑞士工作。在过去50多年中,瑞士移民和移民家庭构成了瑞士人口总数的1/4。这个比例在欧洲国家中是最高的。另外,瑞士的大学都很小,每年总共才有不到1万名毕业生,但是瑞士的大学国际化程度都很高。
无论是全球食品业巨头雀巢公司,历经百年发展历程的诺华制药,还是瑞士唯一没有加入任何钟表集团的家族钟表企业百达菲丽表厂,都注重科研和高科技技术投入,力图在传统的工艺中融入更多的高科技元素。雀巢、诺华等瑞士大公司和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诺华是全球唯一一家拿出销售额的20%用于研发与创新的国际性公司,2011年仅研发投资就高达92亿美元。此外,诺华培训营活动期间最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创新。瑞士闻名天下的钟表业最初是由十七、十八世纪进入瑞士的法国宗教难民创建。瑞士钟表业长期以来在世界市场占据主要地位,但在上世纪80年代该国钟表行业受到来自亚洲的冲击,生产和出口大幅度下降。为此,瑞士钟表业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成立了瑞士微电子和钟表联合会,开发出适应现代生活的全塑料斯沃奇时装表,获得巨大成功,保持了瑞士钟表业的霸主地位。
政府支持为创新推波助澜
瑞士设立了多个科研促进机构,其中瑞士国家科技基金会(SNF)是最重要的科研促进机构,通过提供竞争性的科研资金,以及一整套的申请和评估机制,保证科研领域的创新和竞争力。SNF的资助活动以资助单个科研项目为主要形式,重点资助基础研究、青年学者的科研活动以及跨学科的科研计划,促进男女科研机会均等也是SNF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此外,瑞士联邦教育科研秘书处(SBF)隶属于瑞士联邦内政部(EDI),是瑞士联邦政府管理科研与技术创新的主要工作部门。SBF在科研领域负责制订科研政策、为SNF提供资金、直接对高校外科研机构资助、负责瑞士的国际科研合作等。瑞士境内,分布着大量的州立银行,由于同瑞士政府签署的协议,它们在实际运作中就像是地区性的风险投资基金,喜欢为有想法的企业家们提供资金支持。也正是因为这种喜欢,它们甚至给无数做类似事情的机构提供资金。
在瑞士政府支持相关机构创新以及国民共同努力的背景下,瑞士国民经济高度发展,众多产业水平处于世界前沿,大量中小企业生产效率极高,大型企业和集团多跻身于世界最强行列。一方面,瑞士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国际竞争力强;另一方面,居民购买力强,进口量大。如此一来,进出口量平衡,从而有助于社会整体的稳定。总之,瑞士因其良好和可靠的实业而受到各国经贸界关注绝非偶然。瑞士政局稳定,社会和谐,秩序良好,税收优惠,产业可靠,优质产品举世闻名。据在该国进行的幸福调查结果显示,瑞士人满意指数为82.1%,为世界上最高。民意调查分析表明,检测民众满意指数的最重要内容依次为就业、健康和通货膨胀。瑞士的失业率是欧洲最低的,其人均寿命在80岁左右,通货膨胀也很少能感觉到。此外,瑞士人每周工作时间平均超过40个小时。
除了拥有众所周知的精美手表、美味巧克力和高效率的银行外,瑞士在机床业、高级工具、传输机械、安装设备、精密仪器、测量仪表、塑料加工设备、印刷设备、通信传播设备、电子仪器、电子控制器材、能源分配器、化工和食品业专业设备及安装、包装机械、工业锅炉、环保设备、存储设施、运输装卸设备、医疗器械、微技术和微电子设备等众多领域中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作者分别系本刊记者和内蒙古乌海市委秘书长)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