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无止境

发布时间:2013-05-01     作者:曹毓民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总书记这番话语重心长,是对全党大兴学习之风的有力动员。

  学,然后知不足。“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诚如斯言,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获得知识、开阔视野、丰富人生经验。毛泽东曾说过:“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点出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提升自己的学养,才能跟上形势发展的新需求。思想的贫乏源自理论的贫乏,而理论的贫乏往往是不学习的结果。面对新形势,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学习是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需要,是应对新问题提升新本领的需要。王蒙曾说过:“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它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学习是一种建设一种节操一种免疫功能;学习是人生的智慧之灯。”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学习可以帮助求知的人们获得文化知识,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摆脱蒙昧无知的围困,提高做人的品位和素质,帮助人们走出艰难求生的低谷,踏上有所作为的光明坦途,使个体不至成为家庭和社会的寄生虫和累赘,让生命在知识熔炉的冶炼中得到优化和升华,使其充分发挥出最大潜力和功用,为建设美丽中国发光发热。

  学,本着敬畏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个体再如何勤奋学习,所得的知识也只是沧海一粟。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接踵而至,对干部能力也是新挑战。坐在已有成绩上骄傲和自满的态度是不能让我们赢得更大更深远的全局最终胜利的。前苏联是我们的前车之鉴。目前,我国周边的国际形势充满着变数,国内形势也发生了新的深刻复杂的变化。不少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特别是在向人们传送精神文化食粮的大众传媒平台上播放的一些影视作品的历史观是非不明,价值观不清晰,很容易造成思想的混乱。个体思想认识上的一丝动摇和浮躁都有可能让我们的远大理想毁于一旦。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本着敬畏之心,本着对事业认真负责的态度,提升自己应对新问题的新本领,兢兢业业地学习工作。

  学,意旨在致用。北宋司马光说:“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学习知识和本领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到工作和事业发展中。习近平指出:“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各种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增强本领就要加强学习,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白纸黑字的深言远见,有待于推动实践改进,踏石留痕的亲身体悟,有待于提升事业境界。南宋学者罗大经说:“学不必博,要之有用;仕不必达,要之无愧。”一丝不苟地加强学习新知识,辨清新形势下的路线和新问题,琢磨应对新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提高应对新挑战的新本领,这是当前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成长、日臻完美的党性修炼的必要途径。

  建设学习型政党,党员干部是关键。就党员干部而言,学习已不是莘莘学子因升学压力、就业艰辛的折磨而发奋苦学的境遇,而是一种自我修炼和自我提升。在枯燥的苦行僧般的人生学习修炼过程中,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一步一步的成长,才能练就质变的飞跃。□

  (作者系苏州科技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