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权力有效监督和制约制度体系

发布时间:2014-02-20     作者:王世谊    
 

作者:王世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严格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把严明纪律作为党的凝聚力和执政能力的基础来强调,把改进作风视为夯实执政根基的重要工程来加强,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思路谋划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

201212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颁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20131月,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一创新理念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反腐倡廉工作定下了基调。20134月,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同时提出要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件既体现了中央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决心,也表明执政党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认识已经上升到权力结构如何科学配置和有效运行的阶段。

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深刻认识总书记关于构建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论述的重大意义,坚持把教育、监督、惩治等统一起来,打出“组合拳”,使领导干部“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不必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要按照总书记关于强化制约、监督、公开和责任追究“四个强化”的要求,科学划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使之既相互协调配合又相互牵制,确保各种权力运行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着力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强化政务公开,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把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强化责任追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廉政教育制度建设,筑牢思想防线。任何腐败都是从思想层面的变质开始的。加强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有利于干部健康成长,有利于党的事业健康发展。要建设廉政文化,营造廉洁环境。充分利用传统的、当代的各种廉政文化教育资源,促进廉政文化教育常态化,实现入脑入心,营造崇廉尚洁的良好社会风尚。要加强制度教育,克服党员干部学习、掌握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养成熟悉制度、敬畏制度、遵守制度、监督制度落实的自觉性。针对干部思想上的廉政风险点,建立职业道德教育、廉政风险教育和警示教育制度,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反对特权思想和作风,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和用权导向。

第二,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前移权力监督和制约关口。为避免制度建设“牛栏关猫”的情况,应进一步依法清权确权,优化运行流程,实现关口前移,形成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体制机制。抓住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强化防控措施,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及时更新、调整廉政风险库。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与政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平台联网运行,对相关部门的政务服务过程和公共资源项目交易过程实现即时监控,用“制度+科技”的手段加强防控。综合运用监督检查、纠风治乱、案件查办、网络舆情监控等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置廉政风险。

第三,加强惩戒制度建设,提高权力内控机制实效。权力内控机制要发挥作用、所有防控制度要真正具有执行力,配套的惩戒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大惩治腐败力度。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体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充分发挥震慑力。从狠抓党风建设入手,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树立“三个自信”,坚决纠正“四风”,切实改进作风。通过建构多元立体式的反腐败体系,扎好扎牢关住权力的“笼子”,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和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第四,注重统筹部署谋划,形成权力监督制约的制度合力。从党的反腐败斗争实践来看,单一的民主建设、教育监督等措施都不能对腐败行为起到根本的遏制和制约作用,必须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合力进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要抓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这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统筹谋划,一同部署,一同推进,使之成为改革路线图上的关键节点。在政治领域,抓住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在经济领域抓住建立健全正确利益导向机制这个核心,在文化领域抓住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在社会领域,抓住依靠人民群众这个根本。坚持走法制化的道路,抓住以法制权这个根本,强化以权制权和以民制权,形成强有力的权力监督和制约合力。

第五,提高制度制定和执行透明度,吸引社会公众支持和参与。绘制反腐倡廉建设路线图,使公众了解具体举措与长远战略、权宜之计与根本制度变革之间的关系,赢得社会对于反腐败斗争长期性艰巨性的理解支持。在此基础上,向社会公众明确承诺廉政建设的终极目标、近期目标、方法与手段等,以此取信于民。任何廉政措施的出台,都应当经过公众讨论和民主参与,激发全民反思,凝聚社会共识,体现程序合法性。注意把党内监督同其他各个方面的监督结合起来,把自下而上的监督和自上而下的监督结合起来,强化舆论监督的抑制腐败作用,保持全社会打击腐败犯罪抵制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

(作者系省委党校廉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尤 健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