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一方面可以促使我国增强自主创新的紧迫感,树立知识产权管理意识,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我国更好地利用知识产权工具,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转化与使用的效率,进一步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与发展。近些年来,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方面,我国各地高新区进行了因地制宜、因时而进的探索与实践,本文选取了3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逐一介绍其经验:
中关村:五个突破+五个转变
2013年,中关村获授权专利达2.25万件,同比增长36.2%,占专利申请总量的59.6%,高出全国25个百分点。同时,中关村技术交易额逐年增长且约占全国40%,其中80%输出全国各地。这主要得益于中关村在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方面的不断探索,其经验如下;
五个突破。一是“先行先试”的新突破。中关村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先导区建设等相关方面的业务,为中关村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二是专利数量、质量实现连续性突破进展。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中关村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8501件,占北京市66.3%。三是专利领军企业专利申请有突破。2012和2013连续两年,联想、京东方等龙头企业年度专利申请量超千件,目前超百件企业达46家。四是知识产权运营、运用和金融创新取得突破。近两年中关村成立了探索知识产权与股权组合质押贷款模式的知识产权投融资联盟,知识产权投融资额已达近百亿元。五是国际化进程实现新突破。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举办知识产权培训班,支持企业开展海外专利布局、预警和维权,并通过其它各种形式与海外公司合作。
五个转变:一是由关注知识产权数量到关注知识产权质量的转变;二是由关注知识产权创造到关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全过程的转变;三是由关注知识产权本身到关注知识产权与产业、经济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的转变。四是由关注企业知识产权到关注企业与服务机构紧密合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共同发展转变;五是由关注普惠性政策到关注普惠性政策与聚焦两极企业并重转变。
广州高新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
广州高新区近年来专利创造实现爆发式增长。2008至2013年,年均申请量同比增长40%,年均授权量同比增长54%,2013年分别达到4988件和3150件。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广州高新区开展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率先走出一条知识产权产业化、商品化、资本化的知识经济发展之路,有力推动了广东省经济转型。其经验如下:
一是实施专利激发工程,促进专利创造和利用。发挥专利创造20强企业的引领带头作用。加强区内专利创造20强沟通,提前了解其专利布局和工作需求,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力,增强专利产出;强化“瞪羚计划”对高成长企业的激励作用;加强对“瞪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资助和鼓励;发挥新的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扶持办法带动作用。加大专项资金宣传力度,落实各项资助政策,扩大区内企业受众范围,调动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积极性。
二是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在加快推进专利审查协作中心、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基地硬件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专利审查协作中心和省知识产权研究与发展中心培训资源优势,组织区内企业参加中心的各种专题培训,提高企业工作人员工作水平。面向区内企业、科研院所和机构征集知识产权特派员。特派员参与所属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制定,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机制,并协助做好企业内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尤其是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护、管理、运用和保护等工作。特派员还定期与区知识产权局联系沟通,积极参加区知识产权局组织的有关培训、研讨及相关活动,通报本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情况,协调解决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
三是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解决区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主要以担保基金和贷款贴息两种方式进行运作。进一步完善落实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修订出台《知识产权资金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办法》,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奖励和资助;完成《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扶持办法》的起草、征求意见和修改工作。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和保护。充分发挥行政执法快速处置的优势,合理使用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有效维护企业权益。
西安高新区:机制建设+优质服务
西安高新区以提高知识产权创造、保护、服务和运用为主线,通过政策引导、平台促进、服务保障、项目带动等途径,构建专利、商标和版权“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和服务体系,知识产权创造成效量质齐升,保护环境显著优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运用体系日趋形成,2013年全年新增知识产权40639件,同比增长31.8%,连续七年增幅超过30%。其主要经验如下:
强化机制建设。一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通过宣传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推进园区知识产权普及工作,将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努力营造保护、运用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与基础条件。二是启动知识产权法律援助行动。关注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手段与维权效果,通过知识产权法律援助中心打造和谐稳定的知识产权环境,加强对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及规则研究,建立快速反应、协同运作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成立知识产权援助志愿团,重点对中小企业和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给予援助。建立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应对知识产权的纠纷案件。三是建立双层知识产权预警机制。通过双层预警将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制约问题预先提出,并在实施前解决,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前瞻性和预防性,避免被动、减少损失。四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长效机制。明确辖区内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权,派专人参加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资格培训,完善行政执法的基本条件。联系工商、公安、质检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遏制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活动。
开展优质服务。一是实施重点企业培育计划。通过组织知识产权服务小分队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服务,在重点产业领域开展知识产权清“零”活动。在人才培训、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施、专利申请、专利技术实施、专利文献的检索和利用、专利纠纷的解决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和应用,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把知识产权工作切实纳入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二是构建科技产业服务体系。2006年以来,先后成立知识产权法律援助中心、知识产权服务小分队、西安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联盟等。目前,知识产权服务小分队已服务企业328家、培训3000多人次。与此同时,园区还建立了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专利信息分析系统以及知识产权展示转化平台,推动知识产权商业化、产业化。
责任编辑:袁 文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