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苏省教育厅
更好的教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以“为民”为根本要求,将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相结合,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以“务实”为有效途径,从遵循教育、知识和人的发展规律出发,提高办学质量,推进内涵建设;以“清廉”为可靠保障,建设正确价值追求、高尚品格修养的道德高地和学术圣地,凝聚起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正能量,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不断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四风”问题的根源在于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教育系统根治“四风”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是深刻理解“人民满意教育”的内涵。人民满意教育首先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和需要。当前,人民群众对江苏教育的需求主要体现为更多、更便捷、更公正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现代化的教育不仅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共同的、基本的教育需求,而且要充分尊重并保护每个人的个性化、差异化需要。教育系统践行群众路线、实现人民满意,要始终关注人的精神文化需要,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尊严感和幸福感。二是准确理解教育服务面向。教育的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教育事业没有旁观者。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期盼是经过集中整理、分析研究后的集体诉求,体现着社会价值和国家意志。但就教育行政部门来讲,我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必须不断满足教师教书育人、学术自由的需要和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需要,努力让师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强烈愿望在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中协调统一。三是准确把握主体责任。教师既是教育行政部门服务的对象,也是学校教育直接和主要承担者,具有以一线教学科研为主要工作形式的职业特点。要充分激发教师践行群众路线、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践行主体”和“人民群众”两种角色,使教师的职业理想在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中得以实现,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凝聚和积蓄更大力量。
切实增强引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教育系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紧密贴近江苏实际和教育实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规律和特点,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特别要以攻坚克难的勇气、求真务实的作风,按照“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要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期盼和诉求。同时,自觉站在全球化和区域教育一体化两大背景下,审视江苏教育发展历史、现状和优势潜力,摒弃单纯追求上星排名、拼升学率的片面思想,着力提升区域教育竞争力,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努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和能力。一是主动贴近教育实际。重点围绕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解决盲目求大求全、心浮气躁的形式主义问题;围绕开放兼容、群众诉求,解决决策民主不到位的官僚主义问题;围绕开拓创新、勇于担当,解决改革动力不足、安于现状的享乐主义问题;围绕艰苦奋斗、精细管理,解决缺失勤俭办教育理念的奢靡之风问题。以党员干部作风的不断改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加快各级各类学校内涵建设步伐,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关系问题。二是主动贴近管理服务实际。自觉转变观念,立足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粗放管理为精心服务,变“一竿子”到底的管理为分层服务。自觉贴近基层、走进群众、走近师生,所有党员干部特别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建立联系点的基础上,要定期深入调研点开展随机性调研,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深化“三解三促”活动,结合基层所需、民生所盼和教育所求,着力协调解决教育民生问题。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引导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能力。三是主动贴近师生实际。自觉把更好服务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师生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划发展战略,制定工作目标和措施,检验发展成果和效能。要充分认识到,师生深度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精心培育和弘扬校园民主文化,主动听取师生意见建议。另外,教育资源配置要从以行政为主导向以师生需求为主导转变,把有限资源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学生成长环境上来,以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四是主动贴近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借助创先争优、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文明处室、文明单位评比等活动载体,积极选树教育系统内和身边的榜样,引导党员干部努力向上。定期调研分析摸清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思想动态,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走访及调查问卷等形式,获得机关党员干部思想状况和精神状态的第一手资料,并形成调研报告供党组决策参考。以加强基层“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着力提高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建立教育大讲堂制度,服务党员干部成长成才需要。加大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党员干部的关心帮扶力度,突出人文关怀与激励。综合施策、多措并举,不断汇聚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强大正能量。
着力加强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保障。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健全有效的制度并抓好落实是长期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保障。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坚持将建立长效机制作为重要工作目标,在抓紧完善已有制度的同时,进一步明确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以“五项意见、一个办法、一个规定”的制定为抓手,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即制定出台《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坚决反对“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意见》、《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建设服务型机关的意见》、《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加强厅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全省教育系统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全厅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办法》、《省教育厅关于厉行节约制止浪费加强管理的规定》及《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苏北跨越式发展规划、广泛建立苏南苏北教育对口帮扶携手发展机制的意见》。厅有关处室和直属事业单位结合各自工作职责,结合查找“四风”方面的问题,系统梳理现有规章制度,着手研究出台相应规章制度,努力构建长效机制,以改进作风的实效取信于民。有了制度,更需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落实。认真开展专项整治,大力整治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民生问题,并及时将整治成果以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与此同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研究制定了领导联系群众、干部联系基层、南北挂钩、重点帮扶等长效机制,从基层最需要、学校最迫切、百姓最期盼的地方入手,沉下心、蹲下身,听群众意见,为基层解难,努力取得群众工作的实际成效,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取信于民,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可靠保障。
责任编辑:丁和平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