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立群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新沂市按照“为民务实清廉”总要求,坚持把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作为活动开展的主题主线,进一步明确服务群众的情感认知、目标定位和务实举措,努力把教育实践活动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加强理论学习,明确情感认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强化宗旨认识、提升服务本领、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市领导带头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集中观看《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焦裕禄》、《杨善洲》等教育专题片,切实以先辈先进为镜,从先辈先进的优秀品质和高尚精神中汲取营养。同时,创设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六大课堂”(专家课堂、领导课堂、企业课堂、乡村课堂、网络课堂、研讨课堂),把学习教育的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建设一线、企业车间等现场,多听民意,多“接地气”,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筑牢为民情怀。
广泛征求意见,找准目标定位。以“真听声音”保障“听真声音”,通过“两进两开”即“进家门、请进门,开大门、多开门”的形式,切实把领导干部摆进去,把广大群众请进来,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查清摸透。深入开展“三征求”(党员征求群众意见、支部征求党员意见、党委征求支部意见)活动,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带头走进分管领域、走进联系点、走进棚改一线、走进包挂贫困村,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此外,采取现场体验、随机走访、“微调研”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共梳理各类意见建议12685条,全力落实整改。
严肃问题整改,强化务实举措。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认真开展“三公经费”、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账外账”、“小金库”、超标办公用房及超标配用公车等12个领域的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四霸”(沙霸、水霸、市霸、村霸)行为,打通了转变作风的“最后一公里”。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精简压缩审批事项,全市41个部门的461项审批事项,精简379项,减幅达80.6%,打通了审批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大力化解信访积案,要求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近几年发生的7大类151起信访案件中,除涉无政策依据暂时无法定性的6件之外,其余145件全部实现“案结事了”,打通了信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办好民生实事,彰显为民情怀。今年实施的8大类47项民生工程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经提前完成,受益人口达40万人;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等正稳步推进。围绕联系服务群众“零障碍”,以党员干部为骨干,以网格为单元,组建不同类型的服务团队,解决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用地、用水、医疗、环境整治等各类问题2600多件,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围绕村级科学发展,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村级科学发展“三增三强”(班子增活力、集体增资产、群众增收入,基础设施强、服务阵地强、民主管理强)工程,引导和支持村级组织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创设推行“家庭工作法”,引导党员干部转作风、促政风、优党风、树行风,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请群众评判,努力把各项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做好群众工作,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标杆,深化刚性问责,科学建章立制,推进服务群众工作长效化、常态化。以开展“烧开‘温吞水’,提振‘精气神’”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解决无形的“最后一公里”;以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的“玻璃门”、“弹簧门”等现象为突破,把改革的文章做足、做到位,解决有形的“最后一公里”;以“事有结果”问责“没有效果”,探索推行作风建设预警制度,对苗头性违纪违规行为实行联查快处,对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行为实行“零容忍”;以“常、细、长”机制克服“一阵风”思维,着眼“常”字,做到巡查监督常态化,着眼“细”字,打造标准化服务体系,着眼“长”字,探索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作者系中共新沂市委书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