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应成为全社会共同信仰

发布时间:2014-11-19     作者:肖 华    

 

肖 华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让法律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

坚定法律信仰,执政党必须依法执政。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以法律为准绳,以法治为抓手,党的执政基础将更牢固,法治精神、法治理念将深入人心。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必然要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过去,一些司法机关不能依法审判,不能依法执法,有的甚至根据领导指示执行法律,造成冤假错案,亵渎法律权威。一个人,一个机关,倘若真正具有法律信仰,即使外部有再大的压力也不会屈服、不会低头。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律,应该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信仰。现在我们的一些干部信权不信法,认为有了权力就可以不守法。有的地方规划为什么不断变化,有的地方拆迁为什么出现暴力事件,根源在于一些干部没有法治意识,以言代法,自己说了算。只有树立法律信仰,领导干部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依法办事。

法律还要成为全民的信仰,只有信仰法律,才能自觉守法。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必须加大法治的宣传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也是人们信仰法治的基础。这就要求提高立法质量,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只有确立法律的权威,法治才会成为人民群众的信仰。人们信仰法律、拥护法律,法律才会更有权威。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我们要把法律作为共同信仰,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责任编辑:丁和平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