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固边推进克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发布时间:2015-03-24     稿件来源:《群众•江苏援疆(克州)专刊》     作者:帕尔哈提·吐尔地    

 

  克州边防支队巡控边境线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是全国唯一以柯尔克孜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州,地处祖国最西端,地跨天山南脉、昆仑山北坡交汇处的帕米尔高原东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或毗邻,有1133公里的边境线、254个通外山口,是名副其实的边防大州。全州总面积7.25万平方公里,山地占90%,被称为“万山之州”。总人口60万,由柯尔克孜、维吾尔、汉等11个民族组成。克州地理优势非常突出,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有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两个国家级一类陆路口岸通往吉尔吉斯斯坦,喀什经济开发区有10平方公里在伊尔克什坦口岸园区,是南疆向西开放的重要通道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第一次、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四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对口援疆工作,提出了“真情援疆、科学援疆、持续援疆”和“江苏援疆工作要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江苏省对口支援克州前方指挥部带着强烈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带着对克州各族人民的深情厚意,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干部援疆为关键,采取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相结合方式,对克州进行全方位的对口援助,极大地推动了受援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完成克州发展战略规划、对口支援一市两县城市总体规划和乡(镇)村庄(农牧民定居点)规划、行业发展规划等,为克州科学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坚持民生为本,始终把民生工程作为援建的重点工程来实施,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和保障性住房以及教育、卫生等民生项目占到援建项目的80%,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坚持就业第一,积极开展劳动力职业培训;不断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及功能配套,通过劳务输出和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认真做好未就业大学生培养工作,加大创业基地帮扶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坚持教育优先,不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狠抓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基础教育和双语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启动克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升级工程。加大医疗卫生支援力度,一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使用;医疗设施不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积极推进产业援疆,精心组织“百企千亿”行动计划和重大招商活动,动员吸引更多江苏企业来克州投资兴业。坚持人才为要,通过轮训挂职锻炼、短期考察学习,帮助克州培养培训各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有效缓解了人才不足对克州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制约,促进了克州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与此同时,坚持交流交往,着力推动双方在文化、经贸、旅游、维稳等方面的交流,大力开展“1+X”行动,组织援疆干部人才与克州本地干部群众结对子、交朋友,并通过“1+X”行动,将后方单位及人才资源引入援疆工作,放大援助效应,不断推进民族团结。 

  各类援疆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克州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克州各族人民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新一轮援疆工作带来的新变化、新实惠。江苏援疆干部用只争朝夕的工作激情、敢为人先的江苏效率和廉洁自律的优良作风,向克州人民充分展示了对群众倾注“深情”、对工作充满“激情”、对事业满怀“痴情”的“三情”援疆情怀。特别是面对维稳方面“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他们不畏艰险、敢于担当,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真正与各族干部群众做到了心连心、手牵手、共发展。援疆干部已成为克州各族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援疆精神已成为推动克州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回顾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和克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克州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凝聚着江苏省的关心、帮助和支持,都凝聚着援疆干部们的智慧、心血和汗水。一笔笔饱含深情厚谊的发展资金,一个个事关克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不仅造福了全州各族人民,拉近了边疆各族人民与内地之间的距离,而且促进了民族的团结、祖国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江苏省的大力援助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第一次、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八次全委(扩大)会议要求,坚持依法治州、团结稳州、长期建州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增强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努力谱写科学发展、稳州兴州、富民固边的新篇章,以实际工作成效回报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回报江苏省对克州的大力援助!  

  (作者系克州党委副书记、政府党组书记、州长

  责任编辑:袁 文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