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发布时间:2015-04-05     稿件来源:《群众》     作者:陈建宗    

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这几句话告诉人们,常怀敬畏之心是防止自己言行举止出轨的一剂良方。

作为一名宣传干部,首先要敬畏舆论。有些人总认为党委宣传部门是各类媒体的管理部门,其实这些人并不知什么是完全意义上的舆论,对舆论缺少敬畏之心。有些人还站在宣传部门的角度埋怨别人,总以为舆论就是“捅娄子”、惹麻烦,抵制、封堵正当的批评。还有一些人对舆论“敬而不畏”,装聋作哑,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我行我素。我们应当知道,舆论,包括新闻舆论和社会舆论,代表着社情民意,代表着群众的意见和愿望,发挥着强大的评论、监督、引导作用。当今世界是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网络成为舆论的主战场。宣传干部要对舆论有敬畏之心,善于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既要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事件发展趋势作出正确预判,科学处理舆情突发事件,又要切实增强自身的媒介素养,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和水平。真诚面对、积极回应、妥善处理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理性对待群众诉求和网络舆情,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宣传干部还要敬畏岗位。宣传工作中的许多事情看上去好像是虚的,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宣传思想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政治优势。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的强大武器。宣传思想工作做的是“虚功”,作出的是“实绩”,塑造的是理想信念,凝聚的是精神力量,建设的是精神家园。对此,我们应敬畏党组织赋予的岗位职责,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大策划和组织力度,为改革发展“鼓”与“呼”。始终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面,敢于把好方向,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在错误思潮面前,在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决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之不理。必须坚持原则,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舆论斗争。坚持带头深入基层调研,研究意识形态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掌握主动权。

(作者系中共如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互联网新闻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夏玉兰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