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权力要有不怕“找茬”的底气

发布时间:2015-08-05     稿件来源:《群众》     作者:李冰洁    

前不久,一网友微博质疑某县警车私用。想不到当地公安局官方微博却“神回复”:“家里人又违法了吧?找公安的茬。”此言论迅速引起争议。

面对舆论监督,当地公安局承认微博管理人员业务不精、微博发布审核存在漏洞等问题,并表示今后将严格微博发布审核制度,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水平,再次向大家致歉,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态度还算诚恳,网民也可接受,这件事算是过去了。但是,微博“神回复”不满网民“找茬”,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公共话题。

从微博管理员的话语潜台词来看,至少暴露出两个有代表性的问题:一是质疑警车私用就是“找茬”,就是负能量;二是公权力不喜欢被网民监督,并对网民监督有抵触情绪,把网民监督说成“找茬”。“找茬”是什么意思?就是无事找事,是一种非常令人讨厌的行为。在这则微博“神回复”里,流露出微博管理员的故步自封心态,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不欢迎网民监督,容不得网民监督。在全民监督时代,还存在这样的话语逻辑,值得深思。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公权力过得硬。警车不私用,公款不滥用,公款大吃大喝现象没了,公款旅游问题绝迹了,公务员行使权力讲规矩、不出问题,就不怕网民“找茬”,网民也找不到茬。相反,如果公权力不能严格执行制度,公车私用、权力滥用等现象屡见不鲜,才会怕网民“找茬”。

如果网民能找到公权力的茬,恰恰说明公权力要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应加大对公权力的监督力度,及时调查网民“找茬”问题是否属实,尽快回应公众的关切。进而,严格执行制度,有效约束公权力。公职人员都规规矩矩用权,老老实实做人,还怕网民“找茬”吗?

责任编辑:段培华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