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全国文明乡镇的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0-11-06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夏立新    

今年既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总评之年,也是张家港市塘桥镇连续第六次复评全国文明镇之年。在捍卫全国文明镇的历史荣誉面前,塘桥镇全镇上下统一思想、咬定目标,多措并举狠抓文明形态提档升级,通过着力提升人的文明素养,夯实文明创建的群众基础,让塘桥处处彰显素质,文明蔚然成风,为高标准通过全国文明镇复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提高全民素养为主旨

衡量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关键看当地人民的文明水准。有文明的市民才会有文明的城市。塘桥镇在创建全国文明镇的过程中,始终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全镇人民文明素养上。

塘桥的大街上,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公交或者出租车上,文明乘车礼仪的提醒总是贴在最显眼的地方。饭店里、餐桌上,光盘行动的号召时刻在提醒着食客。广场的电子大屏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滚动播放着。就连志愿者和义工的马甲上,都印着各式的文明口号。在人们所能到的每一个地方,在目光所能及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文明宣传的阵地和战场。塘桥镇营造了文明创建的浓郁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念润物细无声地浸润人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的自觉行为。

塘桥镇还注重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学校、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和载体的作用,以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升为目的,科学合理地设置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开展道德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实施家庭教育引导工程,创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全镇16岁以下少年儿童家长家教知识受教育率达到98%以上;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深化民风建设,全面修订村规民约,开辟村规民约三字经文化,以金村园茂里、钱氏名人馆、谢恺烈士故居等阵地为依托,经常性开展宣讲乡贤家风活动;扎实推进农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在村居普遍设立了善行义举榜、民风文化墙,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清廉家风银行分行,只存家风家训不存钱,以理财的形式实现家风保值增值,同时甄选优秀家风家训,创作成书画作品、小戏小品等进行展示推广,让先进道德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文明创建夯实思想基础。

教育引导是基础,管理执法是保障。为提高老百姓的文明素质,塘桥镇两手抓、两手硬,堵疏结合,通过刚性执法约束和纠正不文明行为。综合执法、交警、市容管理等队伍力量,不断提高巡查率,并通过综合指挥中心统筹协调,加强对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行为的教育、管理、惩戒力度,做到应查必查。打造全域综治网格,开展民生面对面领导接访日331专项整治等行动,形成城乡角落全面覆盖的强大声势,为规范市民行为导向引路。

以发动全民参与为路径

文明创建没有观众,每个人都是演员且都是主角。塘桥镇一直在强化文明创建、人人有责意识,引导人们以主人翁的自觉,全身心投入文明创建的热潮中,为全市和全镇的文明创建添砖加瓦。

在新一轮创建中,塘桥镇持续在优化志愿服务体系、提升志愿服务能力上下功夫,通过推广行业+”“社工+”“网格+三大志愿服务模式,调动全镇62个志愿团队、1万多名志愿者,参与到文明交通、环境保护、河道治理等工作中,推进区域共创,夯实文明创建基础;通过打造云志愿服务品牌,深入开展东渡平安行、东渡环保行等一系列活动,依托智慧塘桥指挥中心,发布志愿团队服务清单,引导群众网上点单,从而实现精准服务,支援全镇文明创建;动员全镇109个保留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下发4万多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告知书》,掀起全民参与的创建热潮;各村(社区)117名网格员充分发挥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和网格员队伍职能作用,对辖区集贸市场、公共厕所、沿街路面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整治;常态化开展洁美塘桥周末义务劳动,以党日活动、现场劳动、志愿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带动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其中……在争创全国文明镇六连冠的道路上,塘桥镇集民智、聚民力,让群众唱主角,让文明创建底气十足。

同时,充分发挥全民监督的作用。严格督查,严肃问责,做到创建工作推进到哪里,督查问责就跟进到哪里。建立每天有曝光、一周必通报、每月一评估、秋后算总账的常态化机制,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向党委汇报,并通过媒体、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主动进行曝光,接受群众监督。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广泛动员群众,发挥群众力量,为创建工作找茬挑错,及时发现、曝光不文明行为。

以保证全民共享为目标

塘桥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把创建为民充分融入具体工作中,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荣誉感、归属感。

让成果共享。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着力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切实提高百姓福祉。盯牢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死角盲区,聚焦城市环境脏、交通秩序乱、硬件设施差等脏乱差问题,划片包干,定人、定岗、定职责,不断强化重点区域整治提升;盯紧垃圾分类、停车管理、户外广告、小区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日常监督,灵活采取一事一议”“现场办公等办法,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推动城市配套完善、管理升级、服务优化,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地域文化资源,加快鹿苑老街、三丈浦文化长廊改造建设,推动东渡古镇文旅项目落地,精心设计高铁新城景观小品,打造具有塘桥标识度的文化品牌,持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整体形象;完善文化阵地,分片区建成三大文化中心,总面积超2万平方米,组建网格文化团队60多支,建设了19个村(社区)综合文体活动室、15条城乡公共健身步道、524小时公共图书驿站,镇少年宫开设围棋、书法、机器人等20多个兴趣项目,不断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

让荣誉共享。增强人民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集体荣誉感,是推动城市文明水平提升的内生动力。塘桥镇紧紧围绕提升广大干部群众文明创建荣誉感,引导人们把文明创建内化为行动自觉。大力选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每年开展文明诚信示范街区和星级文明商户评比,以及最美家庭、最美职工、优秀志愿者等评选,星级文明家庭创评、参评、挂牌达100%。广泛开展身边好人选树活动,涌现出一批批富有时代感、充满正能量的身边好人;弘扬全国先进人物陈培章同志、全国优秀文化站长张金祥同志、全国劳模唐金才同志等乡贤人物的崇高精神,宣传新时代身边好人钱小燕夫妇、李春燕等人物的先进事迹,用身边好人好事、善行义举来感召带动全镇人民崇德向善;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邻距离推广计划,整合谢恺烈士故居、毋忘国耻纪念碑、嘉荫堂故居老伙伴服务点等,组织开展乡贤人物、身边好人推荐活动,挖掘辖区内各类商铺中的义工领袖,以此带动社区文明创建。

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让人民群众既成为文明创建的主力军,又成为文明创建的受益者,这样的创建才能行稳致远,这样的文明才最有温度,全国文明镇,魅力金塘桥的口碑才能叫得更响。

(作者系张家港市塘桥镇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尤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