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五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赴地方视察调研就亲临江苏,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历史使命,为江苏在新阶段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强调,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努力创造更多率先、示范的实践成果,切实扛起“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新的光荣使命。我们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部署要求,顺应历史潮流,抓住重大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前行,不断探索形成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路径和现实模样,进一步巩固和放大江苏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先行优势。
抓住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决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制高点。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深刻变革,各学科领域广泛扩散渗透、深度交叉融合,重大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呈现出智能化主导、融合式裂变、多点突破的发展态势。比如,以芯片和元器件、计算能力、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处于重要突破关口,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脑科学、干细胞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新材料领域正向个性化、复合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等等。江苏科教资源丰富,高等院校、科研设施、服务平台等各类创新资源总量均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先后攻克了万米深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等,成为我国唯一连续两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省份,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底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历史机遇,抢占先机,大展宏图,为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以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为基础,科学布局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参与国家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着力在江苏创新“高原”上竖起更多“高峰”。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引领,组织实施一批战略性、前沿性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瓶颈,研发培育一批自主创新重大战略产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抓住用好全球产业分工格局调整的重大机遇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正深度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各个环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速,全球价值链加快向生态化、智能化、平台化以及多业态融合的方向转变,以信息流服务流为支撑的产业分工新模式迅速发展。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要素成本优势的相对变化,各国更加重视供应链安全、推动产业链收缩,生产网络区域化、本地化趋势更加明显,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面临深刻变化,区域性经济循环正进一步强化。江苏是我国制造业大省,拥有39个工业门类,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全球3%左右。加快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是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必须抓住用好全球价值链重构和产业分工格局重塑的重大机遇,以培育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主抓手,全面实施数字技术赋能,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特别是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进一步固链强链补链延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转变,不断提升江苏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位势和能级,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的先进制造业“航空母舰”。
抓住用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活力之源。当前,我国发展已经进入以开放促改革和以改革促开放的双向互促阶段,深化改革开放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也将加快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一方面,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新的更大的制度红利和发展潜力将源源不断地创造和释放出来;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制度型开放更加深入,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使我国在更高平台上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40多年来,江苏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全国改革开放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厚植起先发优势。进入新发展阶段,全省上下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时代性、体系性和全局性,自觉肩负起为全国发展探路的使命,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向改革要动力,以开放促发展,不断以改革开放加速度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相结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努力展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要抓住用好“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等机遇,高标准建设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着力塑造产业、贸易、生态等为主导的竞争新优势,更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加快构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率先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抓住用好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重大机遇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带来了沉重的环境资源代价。近年来,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威胁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突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在联合国的推动下,目前全球有120多个国家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我国也明确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保护地球家园的必然选择,是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对于产业结构偏重、化石能源占比较高、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弱的江苏而言,实现“双碳”目标,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既是巨大挑战,也是重大机遇。要积极主动对标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更大决心和更有力举措促进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要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好转,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的示范省份,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作者系江苏省政府研究室社会处处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