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盐城市大丰区锚定“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时代坐标,立足风、光等资源禀赋,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生态“高颜值”催生经济“高价值”、自然“好风光”带来人民“好生活”,蹚出一条具有大丰特色的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路子。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6.1%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1%,创造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民生领域取得历史性、全方位成就。实践证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性”、高水平保护的“经济性”和高品质生活的“可及性”,内在相通、有机统一。把握好三者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厚时代意蕴。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具有历史同程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这一论断揭示了发展、保护与民生的辩证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高水平保护是重要支撑,高品质生活是价值旨归,三者统一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要求。高品质生活的“高”源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建设,“质”源于民生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的靶向攻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及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必须从人民切身感受出发,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
近年来,大丰把牢高品质生活的实质,坚持“强化顶层设计、找准主攻方向、集聚创新要素”并进,推动生态自然优势与生态发展优势协同发展。地区生产总值10年跨过5个百亿元台阶,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人均可支配收入10年翻了一番,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获批“双碳监测体系构建”国家级试点,实现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与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的同向同行。
强化顶层设计,绘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线图”。呵护生态“家底”,厚积发展优势。拥有112公里海岸线、1000多平方公里滩涂、近5000平方公里海域,沿海风光资源、蓝碳资源得天独厚,兼具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孕育麋鹿、珍禽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拥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核心区。围绕盐城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总体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实施“退渔还湿”和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拓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延伸生态旅游产业链,提升生态环境价值链。讲好“世遗”故事,黄海湿地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中华麋鹿园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丰野鹿荡入选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擦亮“世界最大麋鹿自然保护区”“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等金字招牌,推出“东边黄海、西边花海”生态旅游拳头产品,“多彩湿地 花里大丰”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和远方”。写好“花文章”,实施花卉富民工程,促推生态资源转化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
找准主攻方向,苦练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基本功”。咬定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不放松,实施强链补链延链、绿色低碳转型等“八项行动”,加快构建“3456”产业体系。统筹培育未来产业,壮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做强现代服务业,赋能全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紧扣“双碳”目标,用好独有风光资源,助推风电、光伏产业“强筋壮骨”。以海上风电产业为新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聚力突破风电关键核心技术,建好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生态圈,“中国风电看海上、海上风电看大丰”成为业内共识。把光伏产业作为培育发展绿色新动能的着力点,加快打造光伏产业集群新地标,推动“风光氢储”一体融合发展。向海图强,围绕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食品等板块,拉长海洋生物产业链,让海藻类生物制品在低碳健康产业树上开花结果,从生产线进入百姓家。在竞逐绿色低碳产业新赛道上,大丰苦修内功、主动布局,跑出了生态“含绿量”与经济“含金量”双提升的加速度。
集聚创新要素,打造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动力源”。建设全国绿色低碳示范园区,搭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基地新能源科创园、风电产业园、海洋生物产业园等载体,用好南京大学沿海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大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产学研用深层次合作,助力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以更大力度培育龙头企业,实施领军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带动上下游企业融入产业链供应链,一个个“链主”企业领航、一批批“链上”企业逐“绿”前来,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深耕大丰港(近)零碳产业园,积极构建以能源转型为引领的零碳创新体系。组建苏北首家县级金融商会,成立中研绿色金融黄海研究院,全省首笔湿地修复蓝色碳汇贷、紫菜贷等相继落地,首创“金融+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碳汇”的“1+2”模式和“生态+农业”修复模式,丰富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方式,引金融“活水”润泽绿水青山。
三
大丰以人民“幸福感”为度量衡,用心勾画发展为民、生态惠民的现实图景,为江苏如何在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中创造高品质生活,作了生动注脚,其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高扬思想之旗。大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以高水平保护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必须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出发,全面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在统一性,自觉从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实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民生幸福的互融共进。
坚持民生为大。大丰守好自然“聚宝盆”,端牢生态“金饭碗”,扎实推进手工经济、庭院经济、农旅经济等“六种经济”,释放绿色生产力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富民效应,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让乡村本身成为高品质生活的“隐性财富”。必须精准把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所在,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协同推进,更好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新期待。
把准方向路径。大丰借力资源禀赋,优化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明确主攻方向,协同抓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和模式探索,推动发展、保护和民生工作提质增效。必须树牢系统观念,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衔接,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文化等“组合拳”。注重因地制宜,寻求契合百姓需求和地方实际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让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成果实打实地转化为人民的高品质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办公室)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