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必须全面认识民营经济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坚定不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意义重大
民营经济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已形成规模宏大、根基深厚的发展态势,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出巨大潜能。作为市场活动的前沿主体,民营企业家能够敏锐地洞察科技发展趋势,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意识,不断探索新领域,在应用新技术中拓展业务边界,减少同质化竞争与产能过剩,增加优质产品供给。同时,民营企业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广泛的市场触角,持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并抓住发展机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民营经济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民营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元宇宙、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并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为国家科技进步注入强劲动力。民营经济在技术创新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其灵活性、市场导向性和高效决策机制上。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民营经济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地位不容忽视,要加大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推动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民营经济是就业创业的重要领域。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民营经济以庞大的数量规模和多元的经营业态,在国家经济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对扩大国家税收基础、增强财政实力贡献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扮演着吸纳城镇新增劳动力、国有企业分流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角色,其丰富的产业形态,为不同层次、技能的劳动者提供了广泛就业岗位,成为稳定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模式也应运而生,这使得更多劳动者能够便捷寻觅到与自身能力和需求相契合的岗位。
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很多新的机遇,有更大发展空间。从制度优势看,党和国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是不变的,为民营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稳步前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助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从内需潜力看,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内需市场不断扩容,消费升级需求旺盛,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从基本功能性满足转向更高层次的体验式、个性化消费。民营企业可精准布局产业,不断催生新供给和新需求。从产业体系看,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日益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这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从外部环境看,随着“一带一路”扎实推进,众多民营企业在共建国家大规模投资兴业,与当地企业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区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必须清醒认识到,民营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当前,国际市场环境严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有所抬头,地缘政治冲突频发,这对民营出口企业及其配套产业链上的企业冲击显著。二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压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消费结构与需求结构不断调整,这对产品与服务供给提出更高要求。一些技术落后、管理粗放、产品附加值低的民营企业面临淘汰风险。三是惠企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我国虽出台诸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部分政策执行存在偏差,实际效果未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只要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认清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困难挑战,就一定能成功突围、大有作为。
更大力度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政策生态体系,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这要求我们完善政策制定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统筹考虑民营经济发展需求,开展政策模拟与预评估,提高政策精准性。健全企业服务体系,开展全方位、深层次调研,高效回应企业需求,优化服务流程,提供精准、个性化支持。切实提高政策执行效能,强化责任担当,提高政府部门履职水平,综合施策,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落细。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多方协同发力,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和规范的发展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加强对民营经济法律法规的顶层设计,明确民营企业市场地位和权益范围,给予精准专业的法律支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涉企案件快速处理机制,坚决反对和纠正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推进基础设施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政策倾斜,提供融资、税收和技术服务支持。破除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壁垒,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搭建一站式审批服务平台,简化审批流程。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施特殊救助措施,设立政策性救助基金,拓宽融资渠道,扩大市场准入。
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鼓励企业家珍视自身社会形象,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弘扬和培育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引导民营企业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守主业、强实业,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质量效益与核心竞争力。练好内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内部管理,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立足国际视野,积极融入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学习国际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单位分别为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苏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