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2025年2月5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推进会,提出要更大力度推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连云港作为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东方起点,是“一带一路”交汇点强支点,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地区有机组成部分,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面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要求,连云港将紧扣“双循环”节点功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需求侧升级为动力,推动供需两侧同频共振,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
实施提档升级,建强双向开放“出海口”,以“硬联通”夯实供给能力
连云港地处“一带一路”陆海交汇点,必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进一步展现国际枢纽海港的担当。一是完善集运体系,致力国际枢纽港提档升级。重点做好30万吨级航道、智能化集装箱泊位改扩建、旗台作业区泊位等级提升。建设国际粮食集散中心一期工程、混矿堆场等一批物流仓储项目,提升铁矿石、煤炭、粮食等战略物资接卸能力,加快打造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和“东中西合作”陇海兰新沿线重要粮食仓储中转基地。全面提升集装箱远近洋航线直达运输水平,实现内贸航线国内主要港口全覆盖。建设连云港至宿迁高速公路,加快建设311国道连云港东段和北疏港高速二期等疏港公路。深化基础研究,争取沿海高铁连云港至盐城段、连临高铁纳入国家层面规划并尽早实施;推动青盐铁路开通货运功能,加快连云港至临沂普速铁路、连云港经宿迁至蚌埠铁路前期工作,完善干线铁路布局;加快建设入港、入园铁路专用线,打通铁路集疏运“最后一公里”。二是优化产业布局,聚焦新质生产力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万亿元石化产业集群,构成“1+4”石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放大“中华药港”集聚效应,深入开展链主引培、上下游带动、创新能级提升等八大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华材料港”,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打造“悟空智算”生态圈,做大数据要素产业园。聚焦海洋产业,大力实施“3620”引培工程。发挥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带动效应,围绕打造“一平台、两基地、三中心”定位,推进安防产业发展。支持港口建设大型修造船基地,拓展保税维修,支持本土航运企业打造自有船队,提升集装箱、原油、干散货、特种运输船的国际竞争力。三是拓展服务业态,带动港口辐射力全面提升。深化港口、园区共建共享,不断增强“一带一路”标杆和示范项目的辐射力带动力,推出港口货物进出口服务新模式,拓展汽车/火车笼车进港、PDI(汽车交货前检验)、“新三样”口岸“绿色通道”等服务。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和研发设计、节能降碳、环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进口。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扩大油气、矿石等大宗商品贸易规模,着力稳定外贸基本盘。围绕高附加值生鲜产品等领域,大力发展帝王蟹、澳龙、三文鱼、金枪鱼等活鲜贸易,建成运营进口活鲜保税暂养仓。今年新开加密集装箱航线不少于8条,力争港口吞吐量、集装箱量达3.5亿吨、700万标箱,加快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北翼强港。
加强制度创新,畅通陆海联运“主动脉”,以“软实力”激活市场需求
围绕“打造‘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目标定位,不断提升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功能,陆桥运输进一步提速提“智”。一是加快多节点建设,打造陆桥运输新标杆。以推动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高质量发展为统领,着力做大中哈物流基地规模,推动上合物流园集装箱场站一期主体尽快完工。深化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提升“一带一路”供应链基地能级,完善新亚欧陆海联运数据通道功能,加快哈国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9条宽轨铁路建设,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项目今年建成投用,加速形成跨里海通道“三节点枢纽一体化”运行格局。联合徐州加快建设中欧(亚)班列集结中心,加快构建面向日韩和东南亚、联通中亚和欧洲的境外揽货体系,积极对接中吉乌铁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做大回程班列规模。与省级班列平台、国内外铁路公司等协同联动,创新构筑相互中转接续、联盟合作、运贸一体化和专业化分工的班列开行模式,推动国际班列开行量稳定增长,巩固连云港在中亚的出海主通道地位和双向过境运输全国领先优势。二是深化自贸区建设,打造制度创新试验田。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速孕育制度创新成果,持续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在药品进口、医药公用保税仓、高性能纤维材料等领域加快布局,吸引境内外医疗机构入驻,探索先行引进和使用全球创新药品,争创首次药品进口口岸和生物制品口岸。推动大宗贸易整合、规范、上量、提质,打造混配矿、精选矿等基地。深化综合保税区建设,高标准建设联动创新发展区,加快构建高水平“全域自贸”体系。三是优化国际化服务,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着力巩固优化营商环境成果,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构建15分钟政务服务圈,加快“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常态化实施“拿地即开工”“交海即发证”,推广“不对应审批”“租赁即开工”等优质服务。持续优化12345平台“一企来”企业服务热线,及时回应市场主体关切,畅通企业服务“绿色通道”。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水平。扎实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公开涉企优惠政策目录清单,强化生产要素供应保障,突出重点、综合施策,以“连心城、贴心港”的营商环境品牌不断收获企业“口碑”、赢得客商“青睐”。
加强资源汇聚,扩大协同发展“朋友圈”,以“承载力”激发供需活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供需两侧活力,着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一是扩大有效需求,打好提振消费“组合拳”。扎实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提高经营主体设备更新的便利度。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重点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办好“518网络购物季”等消费促进活动,建立健全促消费常态化机制。做热文旅体消费市场,提升大花果山、连岛等重点景区运营质效,开发建设温泉康养、运动休闲等高品质文旅项目,办好西游记文化节、连岛音乐节等活动,发展邮轮游艇、房车露营等新业态,推出一批精品入境游线路。创新打造夜间经济新IP,推动连云港老街、赣榆二道街等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着力提升盐河巷、民主路等特色街区。办好省第二十一届运动会,招引承办各类国内外体育赛事。二是融入区域发展,探索交流合作新路径。锚定“进了连云港就是进了上海港”目标,更深层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持续拓展与上海港合作,优化“连申快航+铁路”等多式联运体系,确保“连申快航”集装箱量今年突破15万标箱。更高水平做足陇海线文章,协同推进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高质量发展,放大与徐州地区的合作成果,强化与节点城市港口、物流、产业合作,务实服务腹地发展。加快推进石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加快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助力更多创新药出海。完善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圆桌会议机制,落实“越办越好”要求,更高水平筹办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打造国际交流合作高能级平台,助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三是完善体制机制,打造宜居宜业新港城。探索更加灵活开放的人才引进支持机制,提升人才居留配套服务水平,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发展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实施返乡创业就业服务驿站工程,打造“归雁回连”返乡创业就业品牌。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等就业载体,开展职业指导、岗位推荐、就业培训等就业服务。挖掘“山海港城”景观和文化特质,建设一批地标景观、城市小品,建设兼具山、海、港、岛、城、湿地的公园城市,提供开敞可达的蓝绿生态空间。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加大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力度,建设亲海近湾、港城相拥、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百里蓝湾”。
连云港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提升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能级,促进沿线各地区协调联动发展”要求,全面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决策部署,纵深推进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以更宽视野、更高标杆建好东西双向开放门户、“一带一路”重要支点,为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系中共连云港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责任编辑:贾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