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经贸环境动荡的背景下,2024年,江苏外贸承压前行,向新提质,进出口规模达5.6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出口增长8.3%,实现总量、增量、质量“三量”齐升,呈现出逆势突破的强大韧性。江苏要从外贸大省转向外贸强省,还要顺应国际贸易绿色化、数字化的趋势,持续深化外贸领域科技创新、业态创新、制度创新,加快培育壮大外贸新增长点,聚力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拓展绿色贸易,激发外贸增长新动能。世界经济低碳化转型、贸易绿色化发展将产生庞大的市场需求,江苏要把绿色贸易作为外贸优结构的重要发力点。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三样”出口。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为代表,江苏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低碳转型的产品正成为出口新增长点,出口规模与增长速度均稳居全国第一。要持续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引擎,引领江苏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船舶海工、高端装备等领域,提供兼具技术、质量、价格竞争力的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稳步提升国际市场份额。以绿色生产赋能传统产业出口。对于服装、家具、家电等外贸“老三样”产品,江苏要将绿色低碳概念转化为新消费产品,从单一的成本价格竞争转向注重绿色低碳理念,采用符合国际环境标准的纺织面料、家具材料、电子配件等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用环保新品让传统外贸焕发新生机。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体系,全链条推动产品碳足迹的标准建设、核算、标识认证和应用场景开发,着力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竞争新优势。
创新数字贸易,开启外贸增长新引擎。目前江苏数字贸易规模在全国省市排名中位列第四,与前三名的上海、广东、北京有较大差距,要聚力推进贸易数字化与数字贸易化,催生外贸新增长极。深化“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打造特色出口产业集群。产业带具备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跨境电商平台拥有数字化生态和广泛的覆盖力,两者结合能产生传统外贸渠道难以实现的乘数效应。江苏拥有60多个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优质产业带,要积极与亚马逊、速卖通等头部平台合作,充分发挥各地的产业禀赋优势,推动更多江苏优品加速进入国际市场。培育行业领先、国际竞争力较强的跨境电商企业,通过贸易数字化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高效组织国际供应链。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境内外联动的营销服务体系,打造跨境电商自主品牌,提升江苏出口产品的市场美誉度和溢价水平。大力推进海外仓建设,完善跨境电商生态系统。优化全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服务平台功能,将通关、税收、金融、海外仓储功能整合,搭建跨境电商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海外仓境内外全流程数字化贸易闭环,实现“一点接入、一站式综合服务”,有效解决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的数据归集、出口退税、收结汇等难点问题。进一步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海外仓管理、库存和物流配送效率,助力企业更好对接海外仓资源,推动信息共享与资源协同。释放数字贸易发展潜力,探索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发挥江苏创新优势和人才优势,充分释放数字技术贸易、数字产品贸易、数据贸易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加速构建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新标杆,以数字技术赋能可数字化交付服务,打造远程线上服务、云端交付、数字营销等新场景。聚力支持云计算、通信、大数据、数字文娱等新型数字贸易业态出海,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数字贸易领军企业。同时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积极探索,加快制定数据跨境流动分级分类标准和重要数据目录,健全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推进中新数字贸易合作试点,提升苏州自贸片区“苏数通”数据跨境公共服务平台能级,打造数据出境评估新范式。
提升服务贸易,汇聚外贸增长新势能。从传统的货物贸易卖产品,转向更高端的“技术、服务、管理”全产业链输出,江苏要打响“苏新服务、智惠全球”服务贸易品牌。拓展专业服务新赛道。保税维修作为外贸的新业态,具有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等特点,有助于形成产品订单带动维修订单、维修订单促进产品订单的良性循环。近年来国际市场保税维修业务需求持续攀升,为企业拓展外贸空间提供新机遇。江苏拥有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综保区,叠加电子通信、装备制造等雄厚的产业集群优势,可以大力发展保税维修业务,优化保税监管模式,不断拓展保税维修商品品种和业务范围,推动综保区从传统加工贸易向保税研发、保税维修、保税检测等服务贸易新业态升级。打开文旅服务新窗口。随着中国放宽过境免签政策,2024年旅行服务快速增长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以数字游戏和网络文学为代表的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出口增长超过30%,成为服务贸易出口的新名片。江苏要抓住国家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的机遇,大力拓展旅游服务出口,将南京、苏州等城市打造成海外游客入境地,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发入境游精品线路和文旅体验产品,通过海外社交媒体扩大营销推广。同时以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特色基地为平台,充分发挥江苏文化大省的优势,打造独特的知识密集型文化出口产品,提升文旅新媒体国际传播力。
开辟新兴市场,挖掘外贸增长新潜能。新市场带来新机遇,在欧美市场增长受阻的背景下,江苏外贸要积极开拓“一带一路”市场,精耕细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市场。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江苏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要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指引,大力开拓中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2024年,江苏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10.8%,占比提升至47.5%,新兴市场对江苏外贸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中东、南部非洲、南美有关国家电力系统更新换代和能源转型潜力巨大,为江苏新能源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提供了广阔机遇。江苏要紧跟国家战略布局,发挥技术和品牌优势,在新兴市场上实现先进的技术、标准、管理和服务全产业链输出。以境外合作园区提档升级为契机,加大产业与贸易融合发展力度,江苏电动汽车、机械装备等优势产业要主动布局,通过产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深耕RCEP市场。作为全球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RCEP为成员国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机遇,江苏对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额占比超过30%。江苏要做好高质量实施RCEP的各项工作,更广泛挖掘自贸协定红利,深度激发贸易创造效应。利用贸易便利化优势,纵深拓展成员国市场,推动优势产品出口。充分利用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推进区域价值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带动电子电气、电信设备、集成电路、装备制造以及中间零部件等出口。□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江苏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