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力促进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09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李忠海 陈英武    

软件产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行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我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重大意义。为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1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江苏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对于江苏推动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夯实数字经济重要底座,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具有重要的保障支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部署,持续推进制造强省、网络强省和数字江苏建设。促进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江苏已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收入稳步增长。2024年,江苏软件业务收入1.57万亿元,同比增长8.7%,名列全国第3位,仅次于北京、广东。同比增速达9.6%,较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的收入增速高出7.8个百分点。数量稳居前列。江苏软件企业数量名列全国第2位,形成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息安全领域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核心软件全覆盖。在京沪深三地交易所上市的企业累计达到34家。集聚发展形成。江苏拥有南京、苏州、无锡3座软件名城,数量全国第一(全国总计14座)。其中,南京以信息技术服务和软件产品为主,苏州和无锡以嵌入式软件为主,与全省其他城市形成一核引领、两强支撑、多点协同的空间格局。基础配套完善。在人才培养方面,江苏高校实现计算机、电子、通信、控制、软件和网安等信息类六大学科A等次全覆盖,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前3。在金融支持方面,总规模500亿元的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启动运行,预计形成专项基金和子基金超过1600亿元。在基础设施方面,江苏综合算力名列全国第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但对标对表先进省市,江苏加快促进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一是发展速度相对滞后,2019-2024年,江苏软件业收入从9779亿元增长到1.57万亿元,年均增速9.9%,低于全国同期13.2%的增速水平,其中,软件产品收入年平均增速仅3.2%,较全国(7.9%)低4.7个百分点;二是单位劳动生产效率亟须提升,2023年江苏软件业人均产出为143.63万元,仅为北京的60%、上海的67%、浙江的74%;前沿技术创新动能相对不足,重大平台数量偏少,行业头部企业不多,2024年度中国软件高质量发展前百家企业江苏仅7家,北京、广东和浙江则分别为37家、14家和12家。AI产品相对滞后,江苏备案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18个,与北京(96)、上海(84)、广东(34)有较大差距。因此,要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发展,以提升软件行业创新能力为核心,采取务实举措促进行业跨越式发展,助力全省数字经济再攀新高峰。

巩固重点领域优势,统筹新技术应用与前沿技术布局。一是巩固核心软件产品先发优势,做强做大新型电力、网络通信、智能交通、网络安全等优势领域。充分激活工业软件发展动能,对标国际一流产品做强CAD等研发设计软件和MES等生产控制软件。提升基础软件综合性能,重点支持数据库、操作系统、EDA软件、软件开发工具、核心算法等软件根技术攻关,参与布局国产软件根生态和信创产业生态。二是全面拥抱新一代人工智能,探索人工通用智能前沿技术,重点推动大模型+深度融合赋能,促进行业软件、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与大模型技术联动发展。三是推进数件产业方向布局,重点面向基于数据自主决策的新型软件发展方向,探索数件标准、开发流程、安全规范及质量评估体系,积极布局前沿方向创新、培育重点领域数件应用生态。

健全研发创新生态,强化软件产业关键技术支撑。一是优先支持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储备与培育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引导行业龙头组织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科创平台。加快对接国内外行业龙头和知名科研院所,鼓励来苏设立全国性研发中心、功能性技术总部、技术转化平台及产业孵化中心。二是支持政产学研用共建基础共性技术平台、应用创新中心、集成验证中心等,重点围绕成果转化、产品创新、网络安全等提供科技服务;积极扶持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的开源社区运营,培育开源开放的技术产品创新和应用生态。三是强化人才和资金投入支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引培机制,打造高水平多层次软件人才高地。建立健全软件产业投入持续增长机制,综合运用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提升研发投入强度。

优化创新主体矩阵,构建大中小微企业融合生态。一是优先支持通信、电力、智慧交通等行业龙头建链集群,通过分立、联合设立、协同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巩固行业标准话语权、强化链主”“群主企业凝聚力。重点面向工业软件、网络安全、办公软件、基础软件等行业,支持高成长企业主攻核心区域和关键客户,不断拓宽市场、打开新成长空间。二是以开发区、产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器为核心承载,搭建涵盖算力、数据、语料和日常管理等服务支持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组织对接平台资源和潜在客户、降低非核心业务成本,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聚焦核心业务领域。三是推动驻苏中央企业、金融机构设立数字科技公司,支持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剥离信息技术部门并成立专业化软件企业;引导工业企业与软件企业合作设立信息科技公司,培育新兴工业软件企业、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统筹算力+数据,夯实区块链支撑的数字新基建。一是以南京、盐城、苏州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为引领,打造江苏综合算力和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公共算力服务平台网络。支持行业龙头搭建涵盖模型选择、代码托管、数据供给等功能的模型即服务云计算平台,推动省、市政务平台积极采用大模型云计算服务。二是支持医保、供应链、产业链等场景数据合规交易,推进江苏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体系建设。推动省数据集团组建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协同社会力量共建高水平语料数据要素库。三是鼓励南京、苏州、无锡率先试点建设区块链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打造集算力平台设施、公共服务平台、政务办公系统和标杆场景应用等为一体的数链工程基础设施架构体系。支持高质量建设星火智能算力网络和星火·链网(苏州工业园区)骨干节点,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作者单位分别为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