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年来,江苏金融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政策要求,强化监管引领,吹好吹足政策春风,促进银行保险机构优化金融供给,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断激发民营企业韧性和活力,助力江苏民营经济“走在前、做示范”。
强化监管引领,筑牢发展之基
江苏金融监管局积极发挥监管引领作用,集中金融资源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战略引领,推动政策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连续五年实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系列行动,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系统性工作框架;围绕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痛点难点堵点,出台深化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服务、优化融资期限管理等专项支持政策,不断提升民营企业金融覆盖面。2024年末,全省银行业民营经济主体贷款余额突破7.5万亿元。二是优化投向指引,推动信贷资源向关键领域集聚。出台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深化专精特新企业、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指导意见,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强链补链、新质生产力等领域支持。2024年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近两年年均增速超25%。三是强化行动牵引,推动服务资源向薄弱环节集聚。近年来,陆续拓展专项对接行动的服务客群,先后组织首贷户、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经营主体的专项对接行动,构建银保企常态化对接机制,促进金融机构更加注重民营经济中薄弱环节,强化金融供给。2024年末,全省民营经济主体贷款户数526万户,四年实现翻一番。
注重协同发力,提升落地之效
2024年10月,国家重点部署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江苏金融监管局以贯彻落实协调机制为契机,促进金融供给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集中力量解决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一是闻令而动,全力以赴抓落实。联合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建立省、市、县三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区县成立工作专班,成立局系统各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配套金融监管联动协调机制,发挥垂管优势,指导银行靠前发力,确保金融服务嵌入协调机制全流程。二是建优机制,定期跟踪问成效。会同省发改委、省委金融办组织培训会、调度会等,及时调优推进策略。构建“问题督办”机制,联合对全省13个地市和部分区县开展督导式调研,掌握专班运行实情、银行面临困难及企业集中诉求,并协调推进解决。构建“提优补差”机制,定期统计成效、编发简报专刊,促进各地区、各机构经验交流、锻长补短。三是深化对接,全面走访拓服务。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市场特色、企业特征,组织分层分类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将走访范围扩大至全部民营企业。梳理外贸企业基础清单,组织走访摸排,推动金融机构优化结算、融资、汇率、保险等外贸金融服务,扩大“苏贸贷”和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支持民营外贸企业防风险、拓市场、稳发展。目前,协调机制已累计走访企业283万户,累计授信1.7万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03万亿元,成效走在全国前列。
坚持创新驱动,破解融资之难
江苏金融监管局积极推动信息共享、服务集成、流程精简、产品创新,着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一是让数据更开源,促进精准画像。会同省发改委等部门加大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引导银行机构积极对接入驻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支持银行机构加强前沿技术探索应用,有效整合内外部数据,实现对小微民营企业精准画像,提升融资服务适配性和风险管理有效性。二是让服务更集成,改善企业体验。搭建“苏易融”普惠金融服务平台,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等不同群体的金融需求特点,在平台上推出一系列信贷产品便捷通,组织辖内主要银行机构分类梳理800余款特色信贷产品,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一站式查询和智能化比较,部分产品可在线申办。三是让流程更精简,提高服务效率。推动各监管分支局探索特色化科技创新,提升业务办理效能。如指导常州“常融宝”、扬州“E融扬州”、建湖“建效快”等融资服务平台创新,为企业提供金融产品、政策匹配、诉求响应等一站式金融服务。四是让产品更多元,强化增信分险。会同财政部门创设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创新升级小微贷、苏农贷、苏科贷等系列政银合作产品,为企业进一步降门槛、降利率、免担保,已累计为近11万户小微民营企业发放贷款超6500亿元。
完善配套措施,优化服务之策
江苏金融监管局通过打好服务组合拳,减少企业家在财务融资上的“困扰”,集中精力以恒心办恒业。一是用好增量政策,保障资金应续尽续。认真落实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要求,在全国率先出台中型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阶段性续贷通知,建立续贷政策落实专项监测机制,督促银行机构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减少办理时长,推动无还本续贷政策扩面增效。2024年累计为29.9万户中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7452亿元,续贷金额同比增长32.9%。二是激发服务动能,责任认定能免尽免。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增配业务资源,细化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和流程,对合规尽职的工作人员及时免责,激发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内生动力。近年来辖内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尽职免责金额、免责人数占比持续提升。三是加大减费惠企,政策红利应享尽享。联合财政、工信等部门专设200亿元中小微企业纾困增产增效专项资金,重点对合作银行发放的小额贷款、首贷、信用贷给予贴息,推动政策优惠直达实体。开展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专项行动,推动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持续下降,确保普惠金融、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各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涉企难题应解尽解。会同省委金融办建立大中型民营企业融资会诊帮扶机制,“一企一策”会商制定纾困化解方案。指导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采取联合授信管理等措施,稳定企业融资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鼓励各地探索小微民营企业“联合问诊”,帮助部分企业修复信用,进一步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
江苏金融监管局将深刻领会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决策部署,把“一视同仁”支持民营企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着力点,督促指导金融机构以更高标准健全组织架构、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民营经济服务效能;以更大力度推动信贷资源、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民营企业,促进生产创新;以更优服务精准适配,积极满足民营企业金融需求,坚决破除融资“壁垒”,激荡民营经济“春潮”,进一步推动江苏民营经济绽放新的光彩。□
(作者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一级巡视员)
责任编辑:陈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