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企业主体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

发布时间:2025-04-09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刘才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这为江苏依托产业基础、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最新指示要求。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和社会的协同作用,其中,企业的主体作用是核心环节和关键所在。

近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把它放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党政真抓强引领、部门真懂强服务、企业真做强主体。通过不懈努力,企业科技创新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思想观念更新激发了企业创新热情,多元开放合作做实了企业创新平台,各类人才加盟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部门贴心服务优化了企业创新环境,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如雨后春笋、拔节生长,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对照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对照南通经济总量超万亿的城市地位,对照南通要为全省经济发展挑大梁的更高要求,目前全市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还不够凸显、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度还不够紧密、企业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还不够优化,需要在今后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聚焦企业家群体,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南通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是涵养优秀企业家的现代工业名城。秉承张謇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特质,一大批优秀企业家重创新谋创新善创新会创新,企业依靠思维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推进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对标上海、苏南和珠三角等先进发达地区,通过组织参观考察,进一步拓展企业家国际化视野、开放式思维、创新型理念,敢于与高的比、与强的赛、与快的追,始终勇攀科学高峰、紧跟科技前沿、做强科研阵地,赋能企业拓宽赛道、勇立潮头。加大学习培训力度,通过组织企业家赴张謇企业家学院集中培训,进一步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的时代意义、内涵特质、优秀品质,传承和引领一大批企业家见贤思齐、学赶先进、奋勇争先、做优做强。开动声屏网报等各种宣传机器,广泛宣传广大企业家热爱科学、深耕创新、重视人才、钻研技术、投身发展的生动事迹,讲好企业家创新故事,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矢志创造、支持创业的浓厚氛围,使广大企业特别是面广量大的民营中小企业敢创新、能创新、会创新,使全市企业创新群体不断扩大、创新活动持续开展、创新理念深入人心。

凸显主体地位,放大企业科技创新的集群效应。广大企业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超前战略谋划,确定企业中长期科技创新规划和阶段性发展计划,并与区域、行业相关规划计划相衔接,为企业发展谋篇布局、注入动力、积蓄后劲。持续加大投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有条件的企业要成立战略研究部门、技术研发机构,保证科技研发投入保持一定的比例,并随着企业发展实现动态增长;中小企业也要秉持算大账、算长远账,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降本增效挖掘潜力、压缩不必要开支,尽可能支持企业研发活动,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拓展企业发展市场空间。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工作。坚持组织创新、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依靠自主研发和业内专家团队,着眼强链补链延链,加强关键核心环节技术攻关和自主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意识,构建企业高价值发明专利创造与区域产业创新相协同的良性循环机制,支撑企业产品升级和行业转型。

集成各类资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承载功能。广大企业要借力各类科创平台,发挥南通高新区、南通创新区及有关开发园区的科技创新载体平台的功能优势,利用其创新研发、创业孵化、创造路演、项目展示、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功能服务,孕育和促进创新型企业成长。借力高校、科研院所,构建产学研融通创新平台,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盟大学科技园等多种形式,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多链融通的创新共同体,促进科技成果实质性转化。借力技术创新联盟,实现行业创新协同、共赢发展。利用行业联盟的科研资源、智力优势、信息基础设施等,进行新技术新产品发布和信息交流活动,促进企业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培植高科技支撑下的高质量产业集群贡献企业和行业力量。借力创新人才,支撑企业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产业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要放长眼量,建立企业引育留用人才机制,用足用活用好区域人才系列政策,想人才所想、急人才所盼、助人才所需,力所能及地解决人才在科技研发、生产生活、事业发展中的合理诉求,使他们干事有激情、创新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待遇有保障,形成企业爱惜人才、人才给力企业的生动局面。

完善体制机制,营造企业科技创新的服务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对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提出明确要求。要主动策应企业科技创新,在打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壁垒的同时,更加注重为企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稳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市科创委的统筹领导、协调指导、工作督导功能,通过工作例会等,前瞻分析科技发展前沿趋势及问题成因,协调解决相关瓶颈制约矛盾,推动科技招商、项目建设、企业发展高效运行。科创委办公室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完善工作责任机制,把引导和服务科技型企业、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作为切入点和主抓手,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的一切,使科技创新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和制胜法宝。及时配套政策创新。在加强政策宣讲、具体解读、针对性辅导,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关于企业科技创新相关既定政策的基础上,注重学习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推动涉及科技创新的金融、保险、财政、税收、人才、教育等政策的有效集成和适度创新,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使企业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获得感和原动力。致力加强服务创新。在建优载体平台、打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同时,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制度改革,为企业科技项目立项、审批、建设提供绿色通道和最佳服务;力所能及地协调解决科技型企业运行中的困难,引导企业增强法治意识,在知识产权保护、商标维权、科技资产评估、技术资本收益等方面依法维权,使企业规避风险、轻装上阵、持续发展,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南通市政协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