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标签式”落实

发布时间:2025-05-08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郭素娇    

当下,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转变工作作风,其中之一就是杜绝标签式落实,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把工作做到位。

所谓标签式落实,就是把上级部署的事项按类型细化,一一贴上标签,看起来门儿清,实际上,每个方面都只是蜻蜓点水,并未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标签式落实重虚名轻实效,好表面文章而疏真抓实干。其症结在于,以装点门面代替真功实绩,将有限资源耗费在面子工程上;以应付过关取代真抓真为,使精力错配于迎检作秀之中。这折射出以形式主义落实工作责任的问题。这种本末倒置的作风,必然导致工作浮于表面、基础薄弱,最终留下诸多隐患和缺漏。

杜绝标签式落实,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源于务实苦干,成于精耕细作。若寄望于投机取巧、虚饰浮夸、华而不实之举,只会让落实成为落空,在群众眼里丢了面子,更在他们心里丢了分。落实,必须和上级决策部署同调,和群众的实际需求同频,研究制定既符合上级要求、又契合本地实际的落实方案。有了任务书,更应细化施工图,既把思路谋实,更把工作做实,拿出切实可行的落实举措,防止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锚定目标脚踏实地,紧抓问题精准施策,切实做到求真求细求实效。

标签式落实的实质是弄虚作假,经不起实践检验。要根治这一问题,必须以实绩实效为唯一衡量标准,不能光看工作台账全不全、细不细,还要深入基层和群众,看看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人民群众评价如何,让那些花拳绣腿的表面文章彻底现形。要大力选拔勇于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对热衷搞形式主义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当头棒喝,对由此造成严重后果的更要从严问责,真正让玩虚招的付出代价,搞假把式的自食苦果,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倒逼党员干部转作风改作风。

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贴标签出来的,关键还得看各项工作任务落地生根了没有,开花结果了没有。一切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到解决问题、为民造福上,与其注重眼球效应,不如多听群众反映,与其陷入标签化思维,不如多点有解思维,坚持不懈改进作风,持续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真正当好答卷人

(作者单位:中共福建省漳平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段培华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