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波

发布时间:2021-06-22     稿件来源:中江网    

   

  邱海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与疫情的较量就像和死神掰手腕,要硬生生掰开死神的手,给患者最多生的机会。”面对荣誉他淡然地说,共产党员的担当、医务人员的责任就是要把病毒挡在身前,把患者护在身后。作为临床医生,在他眼里,“只有突然发现的病情变化,没有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医护必须争分夺秒、时刻盯牢。

  作为学科带头人,邱海波对学生出了名的严。“我喜欢邱老师来查房,每次都能学到不少新东西;但又怕他来查房,每次询问起来,连细枝末节也不放过。”一位曾来科室进修的医生坦言。

  数十年如一日,邱海波用严格敲打团队,也用实际行动感染团队。作为36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经常向同事和学生强调:“党员就是要冲在最前面”。在这次抗疫中,他率领的青年党员们表现出无畏勇气和牺牲精神,获得众多点赞。


 

  尽一切努力挽救患者生命—— 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

  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的“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2021年2月23日公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及救治重症患者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光荣上榜。这也是江苏卫生健康系统中唯一荣膺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的单位。

  3月2日,雨过天晴,阳光明媚。在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记者见缝插针地采访了科主任杨毅。

  “我们从小就开始接受雷锋精神的教育、熏陶,可以说雷锋精神已经深深地镌刻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重症医学科是守住生命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必须不计较个人得失,尽一切努力挽救患者生命。”杨毅说,“一切为了患者”的初心贯穿在30余年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昆山、响水特大爆炸事故等公共突发事件救援中,他们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都冲锋在前,奋力抢救生命,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去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大医院不仅是江苏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该院重症医学科团队还先后派出多批重症医护专家团队远赴武汉、东北等地支援抗疫。在武汉疫情最严峻时刻,邱海波作为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和国家卫健委救治专家组成员,亲赴抗疫前线指导治疗,并提出“重症患者在哪里,重症医生就在哪里”的理念,他每天忙碌到凌晨才能休息。他还及时向中央指导组和国家卫健委提出重症专家下沉、建立重症医院、全国重症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等建设性意见,并迅速得到采纳,为全国的抗疫胜利贡献了力量。此后,他又辗转黑龙江、吉林、新疆、辽宁等地指导抗疫260多天。

  “邱主任不仅医疗技术精湛,医德也非常高尚,他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李晓青说,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邱海波救治了一位高中生秀秀,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左腿,地震的阴影深深笼罩着她。邱主任不仅积极为秀秀制定治疗方案,还不断给她加油鼓劲:“别害怕,一切都会好的!相信邱叔叔……”救援结束离开四川后,邱海波一直牵挂着秀秀,还资助她学费并经常叮嘱她“好好学习”。如今,秀秀考取了兰州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学位。

  作为省卫健委新冠肺炎感染救治专家组副组长、重症医学组组长的杨毅,去年1月底至3月初,连续50多天在全省奔波,行程近5万公里。有一天,她清晨7点在南京办公室,上午10点赶到了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下午3点又出现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凌晨又赶回了南京。疫情期间,13个设区市她每个市至少去过3次,有些城市甚至跑了十几次。“不放弃、不抛弃,尽力挽救每一个生命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无锡有一位患者是聋哑人,不配合医护进行俯卧位通气,如果不及时治疗,他很有可能转为重症。杨毅在纸上写下“趴过来,用呼吸机,能救命”,并和患者反复比画沟通,患者消极的情绪被化解,积极配合治疗,最终康复出院。

  今年初,杨毅又转战黑河、绥芬河、绥化、哈尔滨4座城市支援抗疫,“刚到绥化市人民医院,就碰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位怀孕29周的新冠患者,呼吸、循环、氧合功能等严重衰竭,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生命危在旦夕。”杨毅从早上6点多进入ICU,一直守在患者的床边抢救,直到晚上11点多患者情况稍微稳定后才下班。“目前这位孕妇已经康复出院了,前不久当地医院还给我回信。”杨毅对此感到无比欣慰,“其实这种高强度工作,在ICU是常态。”

  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江苏省“青年文明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江苏省“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20余人先后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江苏“时代楷模”等荣誉30余项。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