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群众融媒体 | 群众原创

连云港抗日保卫战回顾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5-08-25     稿件来源:省委宣传部     作者:刘松 王希    

  连云港地处黄海前哨,东濒海道,西接徐邳,北控齐鲁,南蔽江淮,素有“海防要塞”、“中原门户”之称。1938年5月至1939年3月,我抗日军队依托后云台山,与来犯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云台山,保卫了连云港。

  一、 连云港保卫战战前形势 

  连云港保卫战是在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1937年12月27日济南沦陷、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陷的严峻形势下发起的保卫战。

  1937年8月25日,日本发表“遮断航行”的宣言。即:“八一三”事变后,日驻上海第三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于8月25日发表所谓“遮断航行”宣言,宣布封锁上海至华北沿海。9月5日,日海军部又宣布封锁我国全部海岸。1939年5月26日,日海军部发言人宣称:“第三国在中国沿海之航行,一律实行封锁。”

  9月13日,日军侵占了连云港前方海中的前三岛,并部署了兵力,对连云港实施了严密的封锁。驻扎在前三岛一带的日军为日本板垣师团海军第四舰队陆战队三个大队2000余人,军舰21艘,其中有小型航空母舰一艘,由日军海军司令乡板梯二郎指挥。9月20日,日军开始对海属地区实施轰炸,锦绣河山,狼烟四起,生命财产,惨遭涂炭!

  驻守在连云港的守军是由黄杰的税警团改编的游击第八总队的曾锡圭部,简称第八军,辖6个总队,共一万多人。淞沪抗战后,十九路军遭蒋介石的排挤调往福建,曾锡珪就离开了十九路军。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宋子文委派他任全国盐务税警总团参谋长。不久,调任财政部两淮税警主任,统率税警一团驻连云港,缉私捕盗,成绩卓著。

  1938年1月,日本陆军板垣师团在青岛强行登陆,并顺胶济铁路西犯,沿高密、诸城、莒县一线直扑鲁南。对此,李宗仁急忙调遣和集结强大兵力,以阻击日寇西犯,命令曾锡珪统率三个旅驻连云港。于是,曾锡珪带领将士日夜构筑防御工事,积极备战。

  3月,守卫连云港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七军被调至赣榆北部剿灭刘桂堂匪军,游击第八军奉命接守云台山地区。

  游击第八军的前身是隶属于淮北盐场,负责各盐区盐务秩序的地方税警武装。1937年11月,淮北税警武装与在上海会战中损失过半的税警总团精锐合并,成立游击第八军,由淮北税警主任曾锡珪任总司令,李志亲任副总司令,下辖六个总队,各总队又下设大队、中队。

  1938年3月初,游击第八军第一总队、第二总队到达连云港防地,担任云台山防务。在港口至墟沟一线布防,第一总队的李浩大队驻老窑、孙家山、墟沟火车站一线,黄登大队部署在黄窝,并有一个中队进驻东西连岛,王天瑞大队驻墟沟整训。

  二、连云港保卫战始末回眸 

  1938年5月19 日夜,日军分两路进犯连云港。日军登陆前,曾以舰艇2-3艘,飞机2-3架在连云港地区进行频繁的海空侦察。5月19日夜,日军进入连云港以东海面。5月20日拂晓,日军登陆部队先后换乘完毕,并以舰炮火力和航空火力对连岛、港口、孙家山各阵地实施火力袭击。尔后以火力封锁连岛,掩护其主力由连岛两端绕过,直扑孙家山、连云港海岸。7时许,日军600余人从孙家山强行登陆,李浩总队一中队兵力不足,难以御敌,待3中队起来增援时,阵地已失守。9时许,1000余名日军从连云港正面登陆,曾锡珪命令所部撤向后云台山固守,连云港被日军攻占。日军会合后,继续向后云台山、高公岛一线进攻,被击退。

  日军登陆后,在荷花街一带实行了“三光”政策,不到两个小时,便将荷花池附近88间民房化为灰烬,81名无辜平民惨遭杀害。20日一天内,东起黄窝,西至庙岭,160名百姓被杀。

  20日这一天,李浩总队3中队奉曾锡珪之命协助2中队移守陶庵丫髻山。丫髻山海拔242米,地势险要,紧逼公路,是日军西犯的必经之地。日军一部以钳式队形向丫髻山进攻。待敌进入百米射程时,2中队队长田有祚高声令打,顿时枪声大作,硝烟弥漫,进犯之敌被阻滞山下。日军急忙调整部署,一面从山下支持,一面派小分队登占我阵地东侧,虚张声势。田有祚识出是诈,并不理会,组织部队猛揍正面之敌,日军又一次惨败。20日黄昏,日军收编队伍后,对我丫髻山阵地狂轰滥炸,以重创我守军,恕不知我2中队守军已下山吃饭,唱了一出空城计。21日黎明,日军毫无顾忌再度向丫髻山发起冲锋,田有祚早已率部队隐蔽在战壕里,严阵以待。日军的进攻又一次失败,只得溜下海去。丫髻山阻击战严惩日军的消息如同长上了翅膀,迅速传遍新海连地区,民心鼓舞、士气大振。海州、新浦等地后方各界人士纷纷赶往前线,慰劳曾锡珪部守军。

  丫髻山保卫战是游击第八军的经典之战,对于一支刚改编不到一年的税警武装来说,实属难能可贵,不过,游击第八军也因此战伤亡惨重。孙家山一仗激战一昼夜,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日军在孙家山的进攻失败后,转而沿铁路向西企图迂回后云台山。

  5月22日,曾锡珪部由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七军一一二师三三四旅换防而撤出战场,至云台山战场后方休整。游击第八军在丫髻山上痛击日军的消息很快传遍后方,海州、新浦各界纷纷前来慰劳。

  据曾锡珪的女儿——上海爱侨实业公司副经理的曾武英回忆:“1938年先父曾锡珪将军任国民革命军游击第八军军长兼连云港防守司令,坚守云台山,日夜浴血奋战两月余。常听母亲回忆当年的情景:父亲每天都在前沿阵地巡视督察,在硝烟战火中,谆谆教导激励官兵,有四十多天日以继夜在前沿指挥部署,偶尔在战役间隙回家,匆匆擦把脸,在藤椅上瞌睡片刻,十五分钟即惊醒,策马返回阵地,他说要替换战将们小憩一会。当地民众自发组织送水,军民团结一致,每天数十次粉碎日本鬼子的强攻,日寇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

  丫髻山战役后不久,57军112师即以战斗力较强的334旅667团万毅部投入第一线防区,以336旅671团车元勋部在二线接应。当时667团团部就设在今连云港市朝阳镇新县街的张汝坚家,万毅夫妇就住在今新县张义壮家的东屋里,团部的卫生院设在张名秀家。668团驻南城待命。他们于5月23日黄昏由新县、猴嘴一带向连云港方向运动。深夜,667团1营接替了小西庄、西墅一带防务,2营接替了原税警团两个大队的防地,继而进入了孙家山以西,由乱石头村、墟沟火车站、北鹰嘴至后大门的国防工事。由共产党员万毅团长率领的667团主力驻守在孙家山,孙家山又称洞山,东为马腰、荷花街,西为庙岭,形成一个半圆形海湾,地势险要,战略地位突出,667团将士分别把守三个制高点。万毅料到日军必定还会从这里进攻,便严阵以待。果然,六月初的一天五更头,天刚蒙蒙亮,海面上尚有雾气笼罩着,日军在几架飞机的掩护下,大胆地往上冲。遭到了667团官兵的猛烈射击,日军一再往上冲,每次都被我军压下去。敌我双方反复交火,这样一直持续到傍晚。黄昏以后,敌军的配置状况有了改变,并圈缩在海边。天黑下来后,667团决定由第三营采取夜袭行动。三营的战士们悄悄地穿进了敌营,在暗中见到了敌军,就扔出了手榴弹,拼上刺刀。日军毫无防备,措手不及,负隅顽抗一阵,有的仓皇夺路逃下了海,有的被炸得血肉横飞,有的被刺倒地。这一仗敌我伤亡都很大,但敌人被赶下海,而我军则恢复了阵地,取得了反突击的胜利。这次战斗的胜利,667团的英勇善战名扬海内。当时群众中流传着“鬼子不怕57军一万,就怕57军万一(万毅谐音)”的说法。当时国民政府的《中央日报》在头版曾有报道说:“守卫云台山部队,坚如钢铁,固若金汤……”

  日军在孙家山失败后,便改变了进攻方向,打算从西墅登陆。一天夜里,日军趁涨潮时派出舰艇数艘,试图从西墅小西庄登陆,营指挥员一声令下,各工事一齐开火,鬼子舰艇狼狈逃窜。

  1938年7月8日,日军以军舰五艘,载陆军百余人换乘汽艇20余艘,在舰炮、航空火力的掩护下,从墟沟海头湾登陆。57军112师667团一部前出反击,驻军的炮弹射向敌舰,排排炮弹都命中目标,直打得敌舰懵头转向,如同受惊的野兽调头逃跑。这次战斗给日军重大杀伤,毁汽艇2艘,日军被击退,取得墟沟反击战的胜利。

  1938年七、八月间日军300余人分乘舰艇沿洞山、墟沟沿岸又一次强行登陆,与万毅的667团在陶庵乱石头的五条沟内相遇,展开了肉搏战,只杀得日军鬼哭狼嚎,转身就跑。敌人跑到海边,一时水浅,不能上船,万毅部队穷追不舍,不少鬼子被砍死在海水中。

  1938年8月2日,这时正是三伏天,天气炎热。日军出动舰艇40多艘,载千余人、炮五六门、飞机4架,疯狂向云台山大桅尖发动进攻。驻守大桅尖的是守军336旅672团白喜禄部,第667团万毅部作预备队,设防在师部附近待命。日军凭借武器先进,海空炮火轮番轰击,敌军冒死硬冲,激战一天,大桅尖阵地被敌人攻占。第112师师部立即发出紧急命令,命第667团立即从预备队转进战斗岗位,协助第672团夺回大桅尖。第667团马上运动至右翼与第672团取得了联系,迅即向敌军的侧翼发动猛烈攻势,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仓猝应战后龟缩起来。之后,万毅团长和第672团团长白喜禄商定,午夜3时,由第672团从正面攻击,第667团从侧翼奇袭,同时发动攻击。第672团从正面开始攻击,敌军急忙组织火力反击。万毅团长趁势率领第667团又从侧后杀来,与日军展开了肉搏战。日军两面受敌,招架不住,慌忙夺路向山下奔去。第667团从背后架起机枪猛烈扫射,敌人的伤亡比孙家山战斗更惨,日军拖着一具具尸体狼狈而逃,武器、弹药、帐篷、油桶等军用物资丢得漫山遍野。敌人伤亡惨重,终不能从连云港登陆。连云港保卫战取得了初步胜利。日本军方也不得不承认进攻连云港“使海军吃尽了苦头”,当时的国民党《中央日报》在头版报道说:“守卫云台山部队坚如钢城,固若金汤……”。而在连云港保卫战中率军英勇杀敌的万毅团长也威名大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毅)”的歇后语也在连云港一带流传开来。

  此次战斗结束不久,112师奉命撤出连云港,准备参加武汉会战。

  1938年9月,守卫东陬山地区游击第八军第三总队总队长胡文臣部奉命移师云台山前线,参加了大桅尖保卫战。随后,游击第八军撤离连云港。连云港防务交陆军第89军33师驻守连云港。

  日军对连云港久攻不下,后来便将进攻路线改从灌河口登陆。33师于1939年2月27日(农历正月初九)放弃连云港,2月28日日军占领连云港及云台山大桅尖。3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日军占领墟沟。至此,连云地区全境沦陷。

  三、连云港抗日保卫战在中国抗战史上的重大意义 

  连云港抗日保卫战,从1938年5月20日开始至1939年3月4日结束,共历时289天。这期间日军却动用了十余架飞机,军舰二十一艘(其中航空母舰一艘)参战。中国军队丫鬟山阻击战、庙岭伏击战、孙家山肉搏战、墟沟与海头湾反击战、大桅尖争夺战的胜利,保卫了连云港。僵持近一年,日军也没能占领连云港,最后日军没有办法,从南北西三个方向连云港进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军队为保存实力,作战略转移,才撤出连云港。战后,日军不得不承认进攻连云港“使海军吃尽了苦头”。当时的国民党《中央日报》在头版上报道说:“守卫云台山的部队坚如钢铁,固若金汤……”。从当时全国抗战形势上讲,连云港抗日保卫战具有以下重大的历史意义:

  1.连云港抗日保卫战大长了中华民族抗击侵略者的志气,灭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威风,再次打破了所谓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整个保卫战计有:丫鬟山阻击战、庙岭伏击战、墟沟反击战、大桅尖争夺战等,前后共历时289天,中国军队坚守一个地方达这么长的时间,使日军的军事行动受挫,这在中国的抗日史上,即使不是唯一的,也是少有的、罕见的。可以说,没有连云港抗日保卫战,也就没有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中国较大的抗日保卫战历时天数有:南京保卫战12天,淞沪保卫战91天,武汉保卫战120天,连云港保卫战289天。可以说,连云港抗日保卫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历时天数最长的保卫战。它大长了中华民族抗击侵略者的志气,灭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威风,再次打破了所谓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个胜利是中国军民的光荣,更是连云港人民的光荣。

  2.连云港抗日保卫战,它有力地支持了台儿庄徐州会战,为台儿庄胜利牵制了大量的日军,阻止了日军从海上增兵徐州的去路,消除了第五战区右翼的威胁,使日军企图把连云港作为“徐州会战”补给线的计划没有得逞,从而支援了第五战区在徐州的作战,对徐州会战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显示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反侵略意志。

  3.它最终打破了东北军不抗日的误说。在中国的老百姓的眼里,东北军是一支不抗日的部队,张学良将军是不抵抗的将军。其实不然,东北军是奉命撤至关内,却背上丢失东北的骂名。他们对日本人有国恨家仇,在连云港抗日保卫战中打出了东北军的威风,有“不怕一万,就怕万毅(一)”的盛誉。连云港抗日保卫战,充分说明了东北军抗日的坚决顽强。

  4.连云港抗日保卫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和民族牺牲。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