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群众融媒体 | 群众原创

金融危机以来无锡外资企业退出市场情况调查

发布时间:2015-10-29     稿件来源:群众网     作者:周辉    

前言: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我国累计批准的66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中,撤资比例超过56%。虽然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六年,但其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久远而深刻。

无锡地处我国开放型经济最为发达的苏南地区,也是外资投入最为集中的重点地区之一,而外资企业的进入、退出直接关系到本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退出问题,需要特别地予以关注和研究。

本文通过对后危机时期(具体统计跨度为20081216日至20131215日)无锡市外商投资企业注销、吊销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探索金融危机以来无锡外资企业生存的特点、规律和趋势,为促进无锡外资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总体状况:数量、规模与寿命

金融危机以来,无锡共有1588户外商投资法人企业退出市场,涉及投资总额135.30亿美元,注册资本83.65亿美元,外方认缴74.77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法人企业直接申请注销的共379户,被吊销的1209户。五年内,退出市场的企业户数与企业死亡率呈现出波动性特点,在 2009年和2011年退出市场数和企业死亡率达到峰值,2012年开始回落,2013年略有上升。

             1  后金融危机时期注吊销企业户数及死亡率

从后金融危机时期退出市场的外资企业资本规模上来看,企业的资本规模对企业存活有显著的影响。在退出市场的1588户外资企业中,超五成企业的注册资本在100万美元以下,而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的外资企业,只占到1.95%

2  退出市场外资企业资本规模             3  退出市场企业寿命分布

后金融危机时期退出市场的外资企业的平均寿命为8.32年。从退出企业寿命分布来看,寿命在1年以内的企业有43,占退出企业总数的2.71%;寿命是2年的企业有141户,占退出企业总数的8.88%。寿命在5年以内的企业有640, 占退出企业总数的40.30%

二、行业分布:特点、风险与趋势

总的来说,退出市场的外资企业行业分布相对集中。从2009年至2013年,无锡市累计退出市场的外资企业中,属于制造业的最多,达到了1173户,占退出市场企业总量的73.87%;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共122户,占退出市场企业总量的7.68%;第三位是房地产业,共72户,占退出市场企业总量的4.53%

1. 各行业退出市场的外资企业平均寿命呈现出分化的特点。行业分布上,从2009年至2013年,第一产业退出市场外资企业的平均寿命为7.20年,低于总体水平(8.32年)1.12年;第二产业退出市场外资企业的平均寿命为9.30年,高于总体水平(8.32年)0.98年,其中采矿业(5.00年)和电力行业(7.00年)均低于总体水平,而制造业(9.30)和建筑业(10.40年)则高于总体水平;第三产业退出市场外资企业的平均寿命为5.33年,低于总体水平(8.32年)2.99年。在第三产业中,诸如房地产业、金融业,由于准入门槛高、企业实力强,平均寿命基本保持在7年以上;而批发与零售业准入门槛低,数量比重大,企业退出频率高,因此批发与零售业的平均寿命只有4.13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由于对国家宏观政策和政府扶持调整等较为敏感,平均寿命较低,只有4.05年。

 

1  2009-2013退出市场主体行业分布

行业

退出户数

占比

平均寿命

寿命众数(生存危险期)

第一产业

15

0.94%

7.20

采矿业

1

0.06%

5.00

制造业

1173

73.87%

9.30

7

电力

2

0.13%

7.00

建筑业

10

0.63%

10.40

批发和零售

48

3.02%

4.13

4

交通运输仓储

8

0.50%

5.25

住宿餐饮

25

1.57%

7.60

5

信息传输、计算机

43

2.71%

4.47

5

金融业

2

0.13%

7.00

房地产业

72

4.53%

7.51

3

租赁和商务业

50

3.15%

4.76

3

科学研究和技术

122

7.68%

4.05

3

水利、环境、公共设施

0

0

0.00

居民服务

8

0.50%

8.63

教育

0

0

0.00

卫生

2

0.13%

15.00

文化体育娱乐

7

0.44%

10.00

公共管理

0

0

0.00

合计

1588

100.00%

8.32

4.29

2. 多数行业的生存危险期集中在35年。从不同行业退出市场的寿命众数来看,多数企业成立后的第3年或第5年是企业生存的危险期。其中,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生存危险期为3年;批发和零售业的生存危险期为4年;住宿餐饮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业的生存危险期为5年;而制造业的生存危险期则为7年。

3. 基于出生率与死亡率考察的行业类型化分布趋势。不同的行业,会有不同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以2013年为样本,综合分析该年度不同行业企业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制作矩阵分布图(图4),发现不同的行业呈现类型化分布。

                 4  2013年度各行业企业出生率死亡率矩阵图

1)平稳型行业。出生率和死亡率均较低。这些行业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如资金、技术和政策限制等,因此新企业进入困难,同业竞争少,企业生存较为稳定,因此此类企业的生存寿命也都较长。在2013年,我市的平稳型行业为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房地产业。

2)高竞争型行业。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这类行业同业竞争激烈,死亡率高,企业生存寿命较短。在2013年,我市的高竞争型行业主要是第一产业和住宿餐饮业。

3)高流动型行业。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这类行业准入门槛不高,易进入市场,但由于竞争和地域因素影响,企业死亡率也较高。在2013年,我市高流动型行业主要是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

4)增长型企业。高出生率,低死亡率。这类行业主要是政策扶持力度大,有较强的发展潜力。2013年我市的增长型企业是金融业。

三、退出市场外资企业投资来源地分析

作为无锡外商投资企业五大主要投资来源地,香港、台湾、日本、美国和韩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中,新设立的企业数都小于退出市场的数量。但从投资总额来看,除台湾外,其余投资来源地新设企业的投资总额均比退出市场企业的投资总额要高。按平均投资总额来看,韩国新设立企业平均投资总额比退出市场企业平均投资总额高200.52%,日本新设立企业平均投资总额比退出市场企业平均投资总额高192.48%,香港新设立企业平均投资总额比退出市场企业平均投资总额高170.61%

 

5  2009-2013年主要投资来源地企业设立及退出市场数量

6  2009-2013年主要投资来源地企业设立及退出市场规模

 

2009年至2013年三季度期间退出市场的企业为样本,分析各个投资来源地企业的平均寿命,从图7可以看出,虽然香港企业的退出市场数量最多,但其平均寿命最高,为9.11年,超出平均水平(8.32年)0.79年;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紧随其后,为9.02年。而韩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最低,为6.27年,低于平均水平(8.32年)2.05年。五大投资来源国中,韩国企业的存续时间是最短的。

7  2009-2013年主要投资来源地企业平均寿命

四、稳定外资企业的对策建议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调整,一些不适应新变化的外资企业逐渐退出市场,这是外资企业发展的常态。但从无锡利用外资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应当从外资企业的退出中改进工作,更好地发挥利用外资在促进我市经济加快转型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 优化产业布局,引进外资“量质齐升”。统计显示,外资企业的资本规模越大、行业的准入门槛越高,企业的生存时间越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之间企业生存时间的差异,由于制造业行业门槛较高、资本规模较大,制造业的平均寿命有9.30年,要远远长于批发和零售业的平均寿命(4.13年)。因此在引进外资项目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项目的资本规模和行业类型,在产业布局上多引进平稳型企业(如制造业、建筑业)和增长型企业(如金融业)。

2. 强化分类指导,扶持企业健康成长。从退出市区企业的寿命分布来看,许多行业的生产危险期在3-5年之间。工商部门应依托经济户口数据库,对全市成立时间在3-5年内的企业进行重点关注,对有市场潜力的企业重点帮扶,帮助企业渡过“危险期”,促进企业健康成长。对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的稳定型行业,尤其是现代制造业,是吸纳就业、贡献GDP指数的主要行业,要扎实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措施,放宽准入条件,强化相关政策服务,在提高出生率的同时,帮助企业渡过“危险期”,不断做大做强。

3. 完善注销工作,维护外资市场秩序。近五年来我市退出市场的外资企业中,仅379户是主动申请注销的,占退出总数的23.87%,剩余76.13%的外资企业是被工商部门吊销后才退出市场的。可以看出我市外资企业退出市场的主要途径是被吊销营业执照,不及时参与年检是吊销的主要原因。大量外资企业吊而不销,将会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工商部门应对全市成立时间在3-5年内的外资企业进行重点关注,对于死亡率较高的行业,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等,应积极发挥市场优胜劣汰调节机制,指导需要退出的外资企业进入注销流程。充分利用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平台,发挥社会监督的能动性,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作者:周辉,无锡市工商局)

 

    【说明:本报告荣获全省公务员优秀调研报告评选活动一等奖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