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群众融媒体 | 群众原创

在经典重温中汲取精神力量

发布时间:2024-06-21     稿件来源:群众网     作者:彭 伟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20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筹备成立前夕,受李大钊和陈独秀的委托,陈望道先生翻译了第一个全译本的《共产党宣言》。从此,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政治信仰,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并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守正创新,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我们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是要学会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在经典重温中汲取精神力量,进而在实践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发展。

一、汲取初心使命的力量,坚定风雨不动、百折不回的立场方向。“乱花渐欲迷人眼”,政治上定力不足,信仰就会迷失。我们要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进行自我批判,反思自己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没有受到侵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否发生了变质。每一名党员心中最神圣的那一刻,定然是他在面对党旗高声唤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刻,然而入党誓词不能只是简单的、机械地背诵,更是要做到知行合一,只有这样才能坚定我们的初心使命,才能筑牢抵御信仰迷失的篱笆。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每一名党员把共产主义信仰深植在灵魂深处、践行在言行之间

二、汲取唯物史观的力量,强化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其根本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就是要将《共产党宣言》中强调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通过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践行中国方案,因为这个方案向世界表明,一个近代史上一穷二白的国家、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走上民族复兴之路,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汲取斗争精神的力量,培育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过硬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品格。《共产党宣言》全文数十次使用了“斗争”一词,斗争哲学镌刻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旗帜上,斗争基因融入在共产党人的骨髓中。“问渠哪得清如水,有源头活水来。”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我们要认真研读《共产党宣言》,从理论源头领悟斗争精神的真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血雨腥风的时代,无数革命先烈展现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信仰,为了实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一批又一批共产党人慷慨赴死,一个又一个信仰的守护者、理想的殉道者义无反顾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国民党反动派的掘墓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党不断赢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历艰苦的斗争,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在斗争中牢牢把握历史主动,走向新的胜利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50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连云港港口管理局副局长、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

责任编辑: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