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现实中,每一个企业从其初创时开始,就自发地产生着它的企业文化。然而,这种企业文化是原生态的、散乱的、粗糙的,甚至是错误的、有害的。有些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超前意识,可能使企业与企业文化几乎同步成长,同步走向成熟。但我们也看到,不少企业在其创业之初,可能凭借某种因素而红火一时,但其文化元素却给企业留下了不少有害基因,如家族式的任人唯亲文化、独裁式的唯我独尊文化、军事教条式的死板文化等。这些有害的企业文化基因,往往使企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为了避免有毒的文化因子,成熟的企业在设计战略方案和管理制度时,必须认真考虑以下五种具体的企业制度与文化理念有效融合的取向模式。
一是各方利益与顾客利益共赢的经营取向。企业在追求自身的目标中,要考虑消费者的主体地位,要考虑经营者、员工的合理权益以及债权人的合法利益问题,不能单边强调自身利益最大化,更不能只强调股东利益至高无上。共赢理论是企业协调内外部关系的首要理念,在安排经营制度时要把它放在首位,所有战略目标都要以它为依归。
二是长短利益有效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取向。我国经济处在高增长时期,机会和当前利益对所有企业的诱惑力都很大。有的企业不能正确对待,哪行热了就搞哪行;有的企业把抓住一次机会当成自己会永远抓住机会;有的企业把什么都当成机会,盲目铺摊子、拉战线等。凡此种种,如果在机制中不处理好,企业文化与制度必然浮躁,成天热衷于广告炒作、醉心于造名运动,无力无心打造品质,塑造品牌,也根本不可指望持续发展。
三是责权利对称的利益分配取向。企业中,任何人都不能无限度地要求权利和利益。得到了利益,必然要承担与之相应的责任。有些岗位之所以值100万,不一定是劳动值100万元,而是要承担的责任值这么多钱。如果企业制度中不植入这种理念,企业人的积极性根本无法真正、长久地调动起来。此外,还要强调,企业只是提供一个机会均等的舞台,任何人都有权竞争上岗。在此基础上,因为人的能力有差异,导致分工有差别,分工差别又导致了责权利和效率的差别以及收益方式和水平的差别。这种前提和结论的逻辑顺序关系,也必须在企业制度与文化取向上给予重视,才能正确合理地解决好分配问题,推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四是企业与员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取向。如果企业的发展和收益与员工无关,或员工只顾向企业索取超额报酬,单边依附企业而不承担任何风险,这种关系对双方来讲都是很糟糕的事情,都不公平。所以成熟的企业和企业文化,都必然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理念来支持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否则,任何一方承担过度的风险,都会导致企业出问题。
五是尊重契约与诚信的规则取向。一个企业要长期有效地运转,没有明确的规则取向是不可思议的。规则取向是维系一个企业存在和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如果不守信不忠诚,而是互相欺骗,上级骗下级,企业骗员工,员工骗顾客,那么任何体制都无法运转起来。最终的结果就是企业内耗不断,严重影响各方利益和企业运转效率;企业之外则是市场秩序失范,假冒伪劣横行。
以上五点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具体制度取向。当然,每一种取向会根据时代的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内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同而不断发展,在制度安排上会相应增加或减少某些价值理念。但是不管是增是减,企业文化都不是企业的装饰和面纱,而是企业的灵魂和支柱,必须作为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在整个发展战略上付诸实践。这是企业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
( 作者单位:南京新工投资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