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约束作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在良好的氛围中接受廉洁教育、提升思想境界、增强行为自律,最终产生 “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廉政文化建设重在探索,贵在坚持,但在医院实践中,常常出现时紧时松、时好时坏的状况。那么,廉政文化的根基如何才能在医院打牢呢?
一、 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医院是治病防病、保障人民健康的专业服务机构,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患病人群,其次是参加体检的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相当普遍,索红包、拿红包的潜规则也不是秘密,医患矛盾医患纠纷医患冲突时有发生。矛盾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大家理解和关心医护人员;另一方面,对医院来说,要加强对医院职工的教育和引导,使其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真正把革命的人道主义放在第一位,不收礼、不索贿,树立良好的医德形象。
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医院廉政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历史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思想文化遗产,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国人内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医务工作者更应该有高尚的追求,立志于为中华民族复兴做有益的事,不能光想着为自己和家庭活着,不能把贪图个人的安逸和快乐看做是生活的目的。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从根本上说要为社会尽责、为他人尽义务,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二是要树立责任意识。“伟大的人和渺小的人同样有一种责任。”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那份责任,在医务工作中,树立责任意识是一种基本的职业精神。病人前来就医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救死扶伤是白衣天使的天职,医护人员理应以精湛的业务技术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为病人祛除肉体的病痛和精神的折磨,才能不辱使命,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从而用自己的责任心筑牢和谐医患关系的根基。
二、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医院廉政文化的重要支撑。一是要以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为重点,积极应对来自中西方文化碰撞过程中文化差异的挑战。相比较而言,人的物质生活需要比较容易满足,而人的精神需要则更难于满足。为了让医务工作者有一种高尚的文化追求,必须引导他们理性地认识、选择需求和调整不合理需求,让“医心慈、医术精、医德严、医风正”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把严谨、奉献、勤奋等作为新时期倡导的医院精神牢记心间。同时,要坚持依法治院、以德致廉,通过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让医护人员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中国古代封建意识的侵袭,清除西方错误思潮和我国封建腐朽思想给生活方式带来的不良影响。二是要以培养高雅的情趣爱好为突破口,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折射出的文化阴影的挑战。医护行业既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也是充满风险的职业,医护人员在工作之余希望释放自己是人之常情,但要引导和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工作与休闲、劳动与享乐的关系,保持高尚健康的兴趣爱好,在学习、娱乐和运动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从而脱离低级趣味,抵御腐朽生活方式的诱惑。三是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剔除我国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现实中,我们不少医务工作者和医院行政干部也想洁身自好,但为世俗的人情往来所累,常常会不自觉地滑向吃请受礼的“岔道”,以致索贿受贿,跌入腐败深渊。因此,把好“交友关”、“人情关”和“节日关”,摒弃任人唯亲、攀附权贵的陈腐交际方式,近贤者、远小人,把“君子之交淡如水”作为人际交往的基调,就会多一些平和,少一些失落,在平淡安然中为自身注入正能量,为促进医风和社会风气好转作一份贡献。
三、培养清正自廉的行为方式
构建医院廉政文化,就要从规范医院党员干部、医护人员的行为方式入手,养成清廉自守的习惯。一是要正确看待富贵。人生在世,追求富贵,以期生活得更加舒坦一些,这也无可厚非。追求富贵,必须取之有道。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方法去得到它,是不能接受的。贫与贱是人人所厌恶的,用正当的方法去抛弃它、摆脱它是可以的,否则就是不应当的。显然,孔子对富贵可求而求之、可欲不可求的态度,对我们医务工作者来说,是有借鉴意义的。二是要常怀“畏惧之心”。坚决抛弃那种“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处世哲学,信守“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的人生古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常思“贪欲之害”,常观“前车之鉴”,谨言慎行,堂堂正正做人,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三是要汲取文化知识营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科学知识、先进文化的武装,是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净化灵魂、升华人格最好的利器,读书使人长智、令人开 慧,在清静中消除内心的浮躁,看淡功名利禄。因此,必须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在学习和修养中完善自我、洁身自好。四是要培育廉洁意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经常教育引导医院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戒言,真正严于律己,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清廉、清正、清白的行为体现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努力形成“尊廉崇洁”的文化认同
廉政文化的形成,关键在于能否形成文化的普遍认同及由此形成的社会评价。医院政工人员要注重对医院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的教育培训,强化廉政文化内容建设,深化廉政文化认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环境。一是增强医护人员的法治观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对医院来说,必须教育引导全体职工真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治,积极主动履行法治建设责任,坚定不移沿着法治道路前进,为医护人员和行政干部不敢腐构筑不能翻越的“篱笆墙”。二是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当前,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崇高理想、奉献精神往往容易被现实和利益所遮掩。在医院,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存在党性观念淡薄、政治意识不强、理想信念动摇、道德境界不高的问题,必须把坚定信仰信念作为医院党员干部的终身必修课,固信念之基,补精神之钙,让党员干部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要通过教育培训,让医务人员都能把党员干部作为标杆,不怕吃亏,勇于奉献,以民为重,把患者当亲人,不为私利所动,不为亲情所困,不为杂念所扰,真正从思想上崇尚廉洁,从行动上杜绝腐败。三是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成效评价体系。强化医院制度建设,既要从法律上、经济上、舆论上三管齐下严惩腐败,也可考虑设立廉政奖励基金,对廉洁奉公者、检举收贿者、惩治腐败者给予大力表彰和必要的物质奖励。总之,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激励,促进医院廉政文化的繁荣,在医院范围内形成“褒廉贬腐、以廉为美”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启东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