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1年由中学校长考入如皋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开始,如皋的干部群众就叫我“姚理论”。23年来我当过理论科长、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党校常务副校长、宣传部副部长、文广新局局长,不管在哪个岗位工作,我从来没有离开理论宣讲这一舞台,基层的干部群众一直喜欢请我去给他们“洗洗脑子开开窍”,每周平均宣讲2、3场,每年100多场,至今共有2000多场。上网搜索“姚呈明”条目,有44660多个结果,绝大多数是我去各单位宣讲的信息。《光明日报》2012年6月16日发表了著名摄影记者刘新武拍摄的关于我的彩色图片新闻——《政策解读明星》。2013年11月14日《光明日报》又刊登采访我的通讯《22年,他像说书一样说理论》。人民网、求是理论网、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都发表过我的理论研究文章。江苏省委宣传部2012年5月和2014年5月两次在全省评选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我都榜上有名。 2014年10月28日,我又在中宣部评选的12个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中荣登榜首。我的体会是:
一、带着“痴爱”,才能讲好理论
理论工作在一般人看来是枯燥的,但我却深得其中三味,对其生出一片“痴情”。我觉得,要讲好理论,首先要坚信理论,热爱理论,没有这个前提,怎么可能讲好理论?20多年来,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我从未动摇。这份坚守,让我讲起理论来从容自信,滔滔不绝。我注重培养自己的理论敏感,坚持天天3、4个小时的理论学习,掌握理论发展的前沿脉动,一有新的理论创新观点,我马上吸收;一遇对我有触动的中外故事、乡野俗语,我都及时记下,马上运用到宣讲中去。我每天通过电话、走访、会议、餐桌等各种方式和场合,保持和基层干部的思想交流,及时把握党员干部的思想脉搏。理论的敏感必然触发宣讲的灵感,我讲的课很对听众的“胃口”,自己也从一场场宣讲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价值的实现,因而更加钻研于、钟情于理论宣讲。2014年6月15日,我受邀到邻近的海门市去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主持人海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何伟华深有感触:“我听过各种层次的人宣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共有8次,姚部长的这一课是我所听到的理论挖掘最深、最接地气、最给我带来震撼的!”
二、带着激情,才能讲活理论
宣讲要有感染力,激情必不可少。我始终围绕党和政府中心任务,用自己的激情演讲,想方设法唤起基层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斗志。我的宣讲每次都作为全市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第一炮在全市开道。我引导全市党员干部进行思维转换、思维拓展、思维革命,在困境中找优势,在先进中找标兵,在比较中找定位,在学习中找思路,站在全国看如皋,放眼世界看发展。市委主要领导在2006年“七一”庆祝大会上表扬我是“市委政策理论发言人”,基层干部说我是“思想解放的引路人”。2005年,我市开展“学赶张家港,建设新如皋”主题教育活动。面对两市的巨大差距,针对全市上下普遍存在的能不能赶的疑虑,我从两市的资源对比入手,找准如皋优势,提出张家港有的,我们都有,张家港没有的,我们也有,张家港发展了,我们没有理由不发展,张家港的今天就是如皋的明天,激发起全市上下见强思超的豪情壮志。演讲一百多场,场场赢得满堂喝彩。我到基层讲这些课,往往几条大的“杠杠”提纲契领之后,便如说书般地娓娓道来,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一组数据连着一组数据,带着气势,一气呵成。讲道理让人信服,提忠告贴人心窝。时而抑扬顿挫、激情奔放,时而如数家珍、平实舒缓,普通话里夹着如皋话,家常话里说出大道理。没有哗众取宠的偏激言辞,没有言不由衷的高谈阔论,追求穿透力说服力兼具、感染力震撼力齐备。
三、带着理性,才能讲透理论
宣讲绕不开难点热点问题的化解。我认为,理论宣讲要给人以深刻教益,必须改变人的思维结构,改变人对世界不正确的认识,带给听众醍醐灌顶式的观念更新和豁然顿悟般的理性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宣讲就是改变。在基层宣讲,热点问题我不绕弯子,疑难问题我不打哈哈,坚持以理服人,揭问题一针见血,举实例小中见大,引领人登高望远看大局,诱导人转变观念辨是非,把握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解疑释惑,理顺情绪,“扶正祛邪、舒筋活血”,努力使每一场宣讲,似绵绵春雨,渗透进听众心田。在宣讲实践中,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用马克思主义来“化”大众,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大众的教育、感化的单向运动,更重要的是以大众来“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用大众的实践经验来丰富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它应该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运动。我始终坚持汲取基层创新的丰富养分,把科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如皋生动丰富的实践相结合,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经过这一“化”,我的宣讲做到上情与下情贯通一体,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听众听到的都是他们想听的话。2014年8月上旬,我给如皋老干部和初任公务员两个培训班讲“坚定三个自信”课,有学员在谈听课心得时这样评价:“听姚呈明讲课就像听名嘴刘兰芳、单田芳说书,他总是把大主题转化为小切口,把书面语变成口头语,把普通话翻译成如皋话,特别对胃口。”“一开始我们都在埋头看手机,但渐渐地,我们都被拉入他的演讲。绝了,掌声说明了一切!”为扩大理论宣讲的覆盖面,我写出几十万字的讲稿,发表在如皋各个媒体。经过整理,以讲稿为主的《如皋品思录》一书已经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江苏大讲堂把我宣讲十八大精神的视频挂上了宣讲平台。我也被评为如皋市“十佳公仆”,南通市优秀报告员、优秀宣传干部,受到省委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文化厅等多个单位表彰,两次荣记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四次获得市委市政府行政服务创新奖。
(作者系如皋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广新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