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讲如何“让群众爱听”

发布时间:2015-01-14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展 平    

 

理论宣讲是学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思想、培育核心价值的重要方法,是回应百姓关切、释解群众疑惑、凝聚社会共识的有效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笔者认为,理论宣讲注重针对性、时代性与实效性,才能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充分发挥其作用。

精心准备宣讲内容教案

宣讲内容、教案准备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宣讲的效果。

一是要围绕目标选好主题。在备课前要深入学习相关文件,掌握精神实质,明确当前一个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要围绕指导思想,选好主题,紧扣目标要求,确定好内容。在宣讲内容准备和教案撰写时,理论阐述、典型事例以及个人观点等都要围绕主题、紧贴内容。同时要广泛吸纳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最新研究成果,融学习理论知识、提升价值认同、弘扬优秀文化、明确责任操守等于一体,找准“结合点”与“切入点”,增加宣讲内容的知识信息量,使理论宣讲更具时代性、鲜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二是要区分类别注重层次。理论宣讲要根据各类听众实际,坚持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先进性要求与层次性要求相统一。既要注重统一性、先进性,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等理论宣讲可以组织不同类别层次人员集中 “上大课”;又要注重层次性、区分性,如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则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员的实际差异性,设立不同的宣讲目标任务,内容上采取分级制,形式上采用分班制。防止不分类别用一本教案“一锅煮”,不分层次同听一堂课“一起灌”,防止理论宣讲偏离教育目标、远离理论需求、脱离思想实际、达不到理想效果。

三是要紧贴实际正面引导。理论宣讲要紧扣教育主题,阐述基本观点,讲清基本道理,注重启发引导,有针对性回答解决广大听众的关切。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关注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困惑疑点、全面深化改革中利益关系的交织难点、全媒体时代社会矛盾的易发焦点等,注重把握时代特征,突出时代特点,注入时代元素,使理论宣讲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针对性。准备教案前,要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听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愿,摸清教育的结合点,找准宣讲的着力点,充分考虑宣讲的内容听众关注不关注、需要不需要、欢迎不欢迎。所列举典型例证、引用的音像资料等要有普遍性、可信性和说服力、感染力,要能给听众以启迪、借鉴;列举反面案例时,要阐明危害及教训,做到析事明理,让听众受到启发教育。

创新运用现代方法手段

宣讲人员要努力掌握现代课堂教学基本功,使理论宣讲通俗化、大众化、互动化,营造浓厚课堂氛围,提高理论宣讲效果。

一是通俗易懂易于接受。授课人员要针对听众的不同类别,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善于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抽象的观点具体化、高深的道理直白化,要把“硬”说“活”,化“大”为“小”,由“远”拉“近”,变“虚”为“实”,讲听众易接受的道理,谈听众听得进的观点,议听众感兴趣的话题,说听众听得懂的话语,用听众感觉亲的语气,让听众在朴实无华的理论阐述、侃侃而谈的旁征博引、可望可及的导向示范中,自觉接受党的创新理论熏陶,用新思想新论述武装头脑,用核心价值观引领行为,提升精气神,积极向上,奋发有为。

二是互动交流活跃气氛。理论宣讲中,学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思想是必要的,但要克服单向灌输的宣讲模式,避免“我讲你听”的空洞说教。宣讲人员要根据全媒体时代学习方式多样化、便捷化以及听众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喜欢独立思考,遇到事情有主见,看待事物不盲从,注重平等相待,乐于双向交流等特点,加强与听众的互动交流、恳谈交心。可以采取问答式、答疑式、讨论式等方式,台上台下、台下之间互动,加强双向、多向的沟通与交流,把“一人讲、大家听”变成“大家讲、大家听”,把“独角戏”变成“大家唱”,活跃宣讲气氛,引起听众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提升宣讲效果。

三是手段给力凝心聚神。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使理论宣讲生动、形象、直观,吸引眼球、扣人心弦、摄人心魄。精心准备好宣讲教案后,同样也要精心制作课件,要克服制作课件费心、费神、费事的片面想法,通过制作课件进一步熟悉内容、完善教案,提高宣讲质量、增强宣讲效果。使用PPT制作课件时,从底图、颜色、字体的选择,到图片、声音、影像资料的插入时机、方式等都要通盘考虑、精心设计、精雕细琢,努力做到图、文、声、色并茂,使听众始终感觉给力不分心走神,使宣讲的内容真正做到入心入脑。同时,一个精致的多媒体课件也是一件精美的艺术作品,让听众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获得美的艺术熏陶和享受。

丰富师资来源,注重言传身教

理论宣讲的质量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宣讲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壮大宣讲师资力量。

一是积极调动内部资源。各级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高,政治敏锐性强,善于发现热点、敏感问题,语言沟通能力强,政治工作经验丰富。专职政工干部理论水平较高,视野思维开阔,知识结构广博,擅长使用多媒体,熟悉基层情况。因而,各级领导干部和专职政工干部要积极担当,进行理论宣讲,并通过个人自学、脱岗集训、在职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改善知识结构、加强思想作风修养,提高理论宣讲效果。

二是聘请专家学者授课。目前,广大群众素质不断提高,思维开放活跃,关注自身利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理论宣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积极调动内部教育资源、坚持自主教育主阵地的同时,要顺应开放时代潮流,适应群众思想行为特点,运用社会“大课堂”,创新“走出去”、“请进来”等开放式教育,聘请科研院所、高校等专家学者给群众授课。专家学者理论造诣深,信息资源量大,有的观点新颖,见解独到,语言风趣,给群众以耳目一新之感,有利于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当然,聘请专家学者要从宣讲对象的实际需要出发,避免图形式、造声势,盲目攀比、不求实效。

三是注重身教增强实效。李瑞环同志说过:“做好人的工作,要凭借两种力量,一种是真理的力量,一种是人格的力量。”理论宣讲,不仅要靠科学理论的强大威力,也要靠宣讲者人格的力量,才能达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良好的形象引导人的目的。宣讲人员要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身教重于言传、学高更要身正的理念,带头真信真学科学理论,身体力行倡导先进思想,躬身弘扬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做到“学术可争论、上台讲真话、讲台无杂音”,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旗帜鲜明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不移地抵制歪理邪说,理直气壮地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要说真话、实话、俗话,说听众感兴趣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不说听众反感的话,做到“台上讲的”和“台下做的”一个样,听众“听到的”和“看到的”一个样,营造风清气正、风和气顺的思想政治宣传环境,增强理论宣讲效果。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