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动江苏文艺创作高原出高峰

发布时间:2015-01-14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王燕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我们要充分认识人民对文艺事业的根本性意义,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到现实生活中去,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增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文艺工作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文艺工作性质和宗旨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文艺与人民的重大关系,揭示了党的文艺工作的本质和客观规律。关注生活、联系群众是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也是文艺创作的制胜法宝。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就必须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人民的冷暖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笔端,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文艺工作千头万绪,创作是中心环节,出作品是硬道理。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创作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有的生活积累掏空了还要硬写,靠猜测、靠编造进行创作;有的以市场为风向标,什么题材火就赶紧跟风,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有的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价值混乱、底线失守,不惜花钱买赞扬、搞炒作,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文艺创作质量和水平,唯一的途径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营养,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创造。

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关键是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文艺队伍。现在,我们的文艺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一些文艺工作者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存在偏差,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关注自己的一己悲欢、杯水风波;有的人民币至上,把人民抛在脑后,关注的是一部剧作、一场演出挣多少钱而不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有的缺乏深入生活的主动意识,甚至已经不具备下基层采风创作的能力。生活是品质的熔炉,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作家、艺术家必须练就的基本功、必须完成的基础课。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就是要推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真正沉下心来、扑下身子,走进群众、深入生活,自觉锤炼作风、磨练意志、陶冶情操,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提升文艺队伍整体素质,展现文艺工作者良好社会形象。

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是文艺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重要行动。要准确把握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思想的总开关,首先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艺观,树立传播正能量的担当精神,胸怀德艺双馨的境界追求,不断夯实主题实践活动的思想根基。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文艺观的不同,是不同时代、不同性质文学艺术及其理论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贯穿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文艺具有反映现实社会、带有实践意向、体现价值判断、满足主体审美等多种功能,是作家、艺术家提高理论素养和艺术境界,正确认识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文艺工作的方向盘和导航仪。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学习教育。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武装头脑、指导推动文艺实践,自觉抵制文艺“非意识形态论”、“纯审美娱乐论”、“抽象人性论”等各种错误文艺思潮干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把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像列宁所说的那样,“把耳朵贴着大地”,倾听大地的声音,亲吻泥土的芬香,挖生活的深井,采生活的富矿,努力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与人民群众同担风雨、共享阳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增进群众感情,离群众近些、再近些,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更鲜活、更生动、更富有艺术张力。

坚持聚焦中国梦这个时代主题。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当代中国正奋力行进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躬逢盛世,文艺创作要见证时代、成就辉煌,就要聚焦中国梦这个鲜明的时代主题,自觉把描绘中国梦、弘扬中国梦作为应有的责任担当。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脉搏,创作更多触动灵魂、震撼人心的好作品、大作品,生动描绘实现中国梦这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梦既可以是“宏大叙事”的国家梦,更表现为“具体而微”的个人梦,要把生动展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与热情讴歌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结合起来,用更多更好的作品引导和激励人们追梦、筑梦、圆梦,鼓舞人们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坚持正确的价值追求。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理应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推动者、引领者。当前,文艺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严重违背了文艺工作的根本准则,与文艺工作者承担的使命责任格格不入。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牢牢把握中国精神这个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始终秉持正确的价值理念,坚持讲品位、重格调,努力成为公众的榜样。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创作,始终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用更多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让人们在艺术熏陶中感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这次主题实践活动,中宣部等5部门专门下发了意见,我省制定了实施办法。要按照统一部署,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紧紧围绕“采、创、送、种”这四个方面任务,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使主题实践活动真正成为文艺界接地气、增才气、出大气作品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

采,到基层一线采风体验。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生活实践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要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带着感情,深入一线、深入生活采风创作,不断在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表现内容。我省启动“千名文艺家采风创作系列活动”,首批组织300多名作家、艺术家组成十几支小分队分赴全省各地进行采风创作。采风活动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可以采取定点深入生活、长期基层蹲点的方式,注重常态化、制度化,避免走马观花,搞一阵风、突击式。要坚持采风活动与创作意愿相结合、个人方式与团队方式相结合,把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作家艺术家真正走进去、扎下去,与普通百姓真交朋友、深交朋友,在深入人民生活中采撷文化养分、进行艺术创造。

创,创作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生活气息的优秀文艺作品。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检验这次主题实践活动的成效,也只能是看作品。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既要大中取材也要小中见大。要突出现实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近期,我们对全省20152016年度文艺创作项目进行了初步统计和梳理,其中有一系列现实题材作品正在规划创作与打磨提升中,如长篇小说《江河水》、电影《两个人的海岛》、电视剧《变迁》、锡剧《玫瑰村》等。要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带着创作构想、带着创作项目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加快推进规划作品的创作生产,努力推出一批思想文化品质更加饱满、时代气息更加浓郁、更接地气、更受群众欢迎的文艺精品,推动江苏文艺创作高原出高峰。

送,把优质的文化服务送到基层、送到群众身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质量、品位、风格等要求也更高了,各艺术门类和各类文化服务都要跟得上时代发展,把握好群众需求。要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把深入生活采风创作与服务引导群众文化生活结合起来。继续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三送”、优秀剧目基层巡演、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百名艺术家百场惠民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暖心季系列演出等品牌文化活动,进一步巩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工作成效。再过一段时间,就是元旦和春节了。各地各部门要及早准备,精心组织好“三下乡”、文艺下基层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真正把群众爱看、想看、愿意看的文化产品及时送到他们身边,努力营造积极健康、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

种,让文化的种子在江苏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多年来,在开展送文化下基层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如何真正让文化的观念、文化的精神扎根基层,转变为内生发展动力,是一个更加深层次、更具有现实价值的命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对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艺术普及教育,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素养。从明年起,我们将再次对基层文化工作者进行全面培训,同时组织开展重点高校百名专家学者千场系列讲座活动,让广大群众都有机会得到文化艺术知识的普及和辅导,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培育积极健康情趣。要进一步发挥文化志愿者的作用,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农村、社区、学校,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现场辅导,使文化志愿者成为普通百姓文化生活的良师益友。要突出抓好“结对子、种文化”工作,省、市、县对口单位结对共建,苏南、苏北、苏中区域携手发展,知名艺术家与基层文艺爱好者一对一定点帮扶,根据不同艺术门类的特点、不同区域群众文化需求,实现优化组合、共同提高,力求“结对子、种文化”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深入生活天地广阔,扎根人民大有可为。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心系人民、脚踩大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谱写中国梦江苏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者按:10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方向。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宣部等5部门决定在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我省于125日召开了视频工作会议,对全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现编发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在视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以飨读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