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周边地缘环境最为复杂。政治、军事强国多,经济发展差距很大,民族宗教问题异常突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各异,热点焦点问题较多,直接影响到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
把中国周边地区大致分为东、北、西三个方面,总的形势不容乐观,可概括为“东急、西重、北缓”。
东急:焦点问题集中
我国东边可分为东北亚和东南亚,从东北亚的情况看,有两个国家反映的问题更为集中和突出,而东南亚则有两个地区令人揪心。下面简析之。
从东北亚看,一是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问题。朝鲜半岛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朝鲜半岛处于东亚的地理中心,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一直是国际安全事务的热点。朝鲜半岛从陆地和海洋方向面对着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等多个战略地区,是中国东北部地区的战略屏障。长期以来,朝鲜出于对抗韩国等考虑,一直在秘密研制核武器。2006年10月,朝鲜一意孤行进行核试验,加剧了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目前虽然中、美、朝、韩等六方会谈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将是一个长期复杂和反复拉锯的过程,还有许多不可预测因素。围绕朝鲜核问题的角逐和博弈还将继续下去。
二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有复活的苗头。日本右翼势力近几年来蠢蠢欲动,对中国周边安全造成威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修改教科书,不承认日本二战时期侵略中国和东南亚等国家的事实;(2)日本内阁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公开为二战的甲级战犯张目,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郞、安倍晋三等多次参拜,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天皇下昭书投降69周年纪念日,日本内阁成员、总务大臣新藤义孝、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古屋圭司、日本众议院议员小泉进次郞(小泉纯一郎次子)等进入靖国神社参拜;(3)公开侵占我国领土钓鱼岛,并为此演出了一幕幕闹剧;(4)在东海大陆架油田问题上持强硬态势,粗暴干涉我国“春晓”油气田群的开采;(5)日本单方面划定“防空识别区”后,对我国划定“防空识别区”说三道四,横加阻挠。
从东南亚看,矛盾焦点集中在南海诸岛上。南沙群岛总共有230多个岛屿、沙洲和礁滩,面积比较大、在涨潮时仍能露出水面的有11 个岛和5 个沙洲,但这些条件比较好的地方都不在中国大陆的实际控制下,除了太平岛,其他都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侵占。上世纪60年代末南海油气资源被发现,南海成为世界四大储油区之一,这是引发南海争夺高潮的实质原因。
一些东南亚国家为了加重在南海权益争夺上的砝码,一方面穷兵黩武,另一方面依仗美国保护,让美国军舰有权进入这些国家港口和基地,美国趁机完成了在东南亚的军事基地和后勤保障体系建设。为了加强南海管理,近年来我国在南海新成立了三沙市,为有效保护我国南海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重:局势危机动荡呈长期化趋势
我国西边相邻的国家是中亚和南亚。中亚有五个国家,三个国家(哈萨克斯坦等)与我国相邻。西方著名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曾指出,谁控制了中亚地区,谁就能控制亚欧大陆,甚至是整个世界。但中亚目前局势微妙,一方面政局不稳,内部冲突不断,“颜色革命”此起彼伏,对我国西部边境安全构成威胁;另一方面,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的泛滥以及敌对势力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新疆等)的渗透给我国的国家安全带来隐患。由于“大中东”地缘政治位置的不断提升,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在中亚国家不断扩张,“东突独”组织的猖獗活动等,对我国西北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居民有很大负面影响,反恐任务十分艰巨。
北缓:平稳中存在一定变数
当前,相对于我国东部和西部周边局势来说,北部周边保持着相对平稳缓和的局面。中国与北邻俄罗斯共同致力建立新型伙伴关系,与蒙古也建立了友好关系,为营造共同安全,维护地区稳定奠定了基础,但局势仍存在变数。
一是俄罗斯在稳步发展中有不稳定因素存在。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两国的共同边界长达4300公里。从周边地缘安全来看,它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地缘因素之一。作为前苏联的继承国,俄不但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还拥有超强军事力量,依然是个军事强国和核武器大国,拥有核武器21000件,其中战略弹道导弹6000枚。这些,都是影响中国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是蒙古夹在中俄两大国之间,要有很大的动作比较难,最近两年发现了石油,美国也想与其合作开发,如果成功,会对中国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最后,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不是周边国的最大周边国,美国对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威胁。为了遏制中国,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了针对中国的战略合围圈。在中国东部,凭借其在韩日和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实力对中国进行遏制。在中国东南,为了控制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连接通道,已在西北太平洋地区构成了三道岛链防线。在中国西南,美国实施联印制华政策。在中国西部,美国借反恐之机将军事势力渗透到了阿富汗。在中国北部,美国通过北约与俄罗斯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国家安全空间上对中国形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