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促讲 以效促讲 以考促讲

发布时间:2014-12-16     稿件来源:《群众 • 大众学堂》     作者:中共扬州市委讲师团    

 

近年来,扬州市积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满足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理论需求为目标,加强理论宣讲策划、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创新开展理论宣讲活动,着力扩大理论宣讲的教育面、覆盖面和影响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每年,全市开展理论宣讲1800多场次,受众60多万人次。

以需促讲,宣讲主题坚持命题选题相结合

过去,理论宣讲主题针对干部的多,针对群众的少;针对城市的多,针对农村的少;针对方针政策的多,针对热点难点焦点的少。为提高宣讲主题的针对性、有效性,我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坚持宣讲主题命题选题相结合,既注重大局大事大势,又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所忧所患,真正使宣讲触及难点,解释疑点,澄清热点,拉进理论与实际的距离。近年来,先后组建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宣讲团,并请市领导担任宣讲团成员,统一安排宣讲任务。市委书记谢正义同志率先到仪征联系点宣讲十八大精神,市委常委和党员副市长都分别到各自联系点开展了2-3次宣讲活动。市领导下基层宣讲,都要召开一次座谈会,与群众面对面地交流。每场宣讲中,宣讲团成员力求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说话,用群众身边鲜活的事例说理,深入浅出地阐述,使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增强了理论宣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总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八大类20项重点工作。围绕中国梦主题,以党员干部、大中专学校学生为重点对象,组织开展中国梦·我的梦宣讲报告会、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画大赛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根据群众需求,积极开展面对面理论谈心活动,充分发挥理论宣讲志愿者作用,分门别类、走村入户、深入浅出、形式多样地开展形势政策谈心交流活动,及时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百姓的心中。

以效促讲,宣讲队伍坚持独唱合唱相结合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增强宣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我们既积极发挥专家学者、各级领导干部理论宣讲的独唱作用,同时又大力发挥理论志愿者的合唱作用,大力开展集中宣讲与经常性宣讲、专家宣讲团与志愿者宣讲、理论大餐宣讲与百姓快餐宣讲相结合,真正使理论宣讲沉下基层、融进干部群众心中。近年来,我们着力打造专业化宣讲队伍,重点聘请国家部委及省厅领导为市委中心组讲课,提高理论辅导的层次水平。两年多来,先后邀请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环保部、北京大学、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新华社等单位的高层领导专家以及省厅有关领导为市委中心组作辅导报告,举行学习报告会20余场;组建100多人的理论宣讲专家库,聘请高校党校教授、社会各界专家参与,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政策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等,开展分类咨询和挂钩指导。同时,还成立了1200多人的理论宣讲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大学生村官、社区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和机关干部的作用,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理论宣讲,有效推进理论宣讲向基层延伸,向群众延伸。在理论宣讲的同时,还组织宣讲人员延伸服务,结合宣讲对象的实际,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求、所需,进行提炼概括、综合分析,寻求解决方案,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市委讲师团按季度梳理百姓反馈的意见,及时分送有关部门,推动问题解决。

以考促讲,宣讲载体坚持传统传媒相结合

近年来,我们将理论宣讲工作列入全市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市委讲师团具体负责全市理论宣讲工作。建立信息上报制度、理论专题调研制度、宣讲协调服务机制,各基层单位及时将理论宣讲课题、宣讲人员及听讲人数等情况上报市委讲师团。建立理论宣讲工作督查考核和奖励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述学、县(市、区)及各功能园区党政正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项目考评、市直机关部门年度学习型党组织创建项目考评等。以奖带学,先后组织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先进单位评选表彰、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示范工作先进单位评选表彰和扬州市十大学习创新模范评选表彰,培育和树立学习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依托3家省级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和20家市级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开展理论大众化创新案例评选活动,推进大众化载体阵地建设。认真做好全市45个重点讲坛(学堂)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做实以市民论谈为代表的电视讲坛,做响以扬州讲坛为代表的文化讲坛,做优以社科学堂为代表的大众讲坛,做亮以扬图讲堂为代表的特色讲坛,推动讲坛建设良性发展。同时,积极在本地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开办理论专版、专栏和专题节目,实现理论宣讲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功效。积极发挥网上理论课堂网上讲堂作用,主动衔接有关部门单位的行业网站,加挂理论武装的内容。充分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在线学习、电化教学等现代手段,丰富学习方式,拓宽学习领域,切实增强理论宣讲的渗透力、感染力。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