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15条神奇的“数字法则”广泛应用于西方企业管理中,了解掌握这些法则对我们大有裨益。
80/20法则
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80/20法则告诉人们,在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收获、原因与结果之间,普遍存在不平衡关系。关键的少数,往往是决定整个组织的效率、产出、盈亏和成败的主要因素。避免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琐事上,学会抓主要矛盾,通常可以产生更大的收益。
150法则
150法则,即组织的最佳规模在150人左右,如果多于这个人数就应该采取有效的办法,将大的组织简化成150人左右的小组织进行管理。其实,这个法则不是严格地限定150这个人数,而是阐述了这样的道理,即我们要建立合适的组织规模和管理跨度,根本的原则就是要尽量小。
51%法则
择优的51%法则非此即彼,二者必须择其一的选择,此与彼几乎有着相同的吸引力。如果其中一个有51%的选择理由,那就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它,这就是所谓的51%原则。它告诉人们:多一分胜算就该出手。
931现象
一位保险推销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向9位顾客推销,就会有3名客户产生投保的想法,而且这3名客户中,一定会有1人投保。931现象告诉我们,要想得到顾客的认可,必须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而且要采取相应的办法,才能获得成功。
1分钟管理法则
对于经理们而言,大可不必事必躬亲,只要抓住些关键性的任务,对其他任务进行合理授权,效果会更好。一分钟目标,便于每个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努力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一分钟赞美可使每个职员更加努力工作,使自己的行为趋向完善;一分钟惩罚可使做错事的人乐意接受批评,促使他今后工作更加认真。
1∶8∶25法则
即影响1名顾客,可以间接影响8名顾客,并使25名顾客产生购买意向。以此类推,如果你得罪了1名顾客,那么他会带来相应损失,而带来的损失需要你付出25倍的努力来弥补。
360度考核法
360度考核法,也称全方位考核法或多源考核法,由与被评价者有密切关系的人,包括被评价者的上级、同事、下属和客户等,分别匿名对评价者提供反馈,以帮助评价者提高其水平和业绩。
4+2管理法则
大多数管理与业绩无关,企业只要在战略、执行、文化和组织4种首要管理上表现卓越,并做好人才、创新、领导力和兼并合作4种次要管理中的两种,便能成功在握、基业长青。这一现象被管理者称为神奇的“4+2管理法则”。
6Σ管理秘籍
管理专家Ronald Snee先生将6Σ管理定义为“寻求同时增加顾客满意和企业经济增长的经营战略管理途径。”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是无缺陷。6Σ意味着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取得高质量。
101℃营销
101℃理论告诉人们,必须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达到一般的水平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只有达到更高的101℃才能使企业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5S法则
5S现场管理法,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项目,因源于日本,这5个项目均以“S”开头,简称5S,通过规范现场,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
7S理论
麦肯锡顾问公司研究中心设计了企业组织七要素,包括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风格(style)、员工(staff)、技能(skill)、战略(strategy)、共同的价值观(shared vision)。在模型中,战略、结构和制度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硬件”,风格、人员、技能和共同价值观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经营的“软件”,软件和硬件同样重要。
米格-25效应
管理上的米格-25效应就是整体的最佳组合。也许组织下的个体不全是最好的,但是他们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整体却是最强的。这强调分工协作的重要性。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有良好的机制做润滑剂,企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快。
421法则
有序的市场具备如下特征: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当涉及某一消费领域时,在绝大部分消费者头脑中有几乎相同的品牌排序。在市场占有率上,第一被想到的品牌占40%左右,在其他名次上,有近似成倍递减的特点,也就是说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占20%和10%左右。
4321方案
这是一种理财规则。即家庭收入的40%用于储蓄、30%用于衣食住行、20%用于投资、10%用于保险,并且采取恒定混台型策略,即某种资产价格上涨后,减少这类资产总额,将其平均分配在余下的资产中,使之恒定保持一个4321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