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强引擎”传递“中国信心”

发布时间:2015-03-09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萧 冰    
  

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2015年年会特别致辞中,阐述了全球新局势下的中国方案,也向世界传递了发展中国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世界需要新的“盘尼西林”

原声:达沃斯小镇十分宁静祥和,但我们所处的世界却并不平静,国际社会需要应对新局势。我还听说,达沃斯曾经是治疗肺病的疗养地,因为盘尼西林的发明而转型。时至今日,达沃斯已经成为“头脑风暴”的智力中心,世界也需要新的“盘尼西林”来应对新挑战。

解读: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地区热点、局部冲突以及恐怖袭击等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又复苏乏力,存在一系列发展难题。如何应对全球新局势,总理提出了三大主张: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要坚定维护和平稳定;面对多元的世界文明,要共同促进和谐相处;面对多变的经济形势,要大力推动开放创新。

“赢者通吃”是行不通的

原声: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保持世界和平稳定,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和普遍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必须维护而不能打破,否则繁荣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国家间应摈弃冷战思维与零和游戏,“赢者通吃”是行不通的。

解读:当今世界复杂的国际局势,更需要公平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赢者通吃”只会让弱者更弱,让世界更不平等,从而引发更多的问题。老问题的解决,不能再从对抗、仇恨、封闭中谋答案;新问题的应对,更要在对话、协商、合作中找出路。“我们要吸取历史经验,运用时代智慧,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人类社会是文明的“百花园”

原声:人类社会是各种文明都能盛开的百花园,不同文化之间、不同宗教之间,都应相互尊重、和睦共处。同可相亲,异宜相敬。国际社会应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合作共赢。

解读:世界文明是多元的,如果只允许一类宗教、一种文化存在,就失去了其美丽多彩。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一样,是我们这个星球最值得珍视的天然宝藏。世界各国应共同促进、和谐相处。面对问题、争端,应坚持通过政治手段、以和平方式寻求解决。世界各国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和平,让文明理性正义之花开遍世界。

中国经济“列车”不会掉挡失速

原声:(中国)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不一味追求速度了,紧绷的供求关系变得舒缓,重荷的资源环境得以减负,可以腾出手来推进结构性改革,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发展阶段演进。这样,中国经济的“列车”不仅不会掉挡失速,反而会跑得更稳健有力,带来新机遇,形成新动能。

解读:现在中国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二,基数增大,即使是7%的增长,年度现价增量也达到8000多亿美元,比5年前增长10%的数量还要大。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强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力争发展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促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宏观调控不会搞“大水漫灌”

原声:2015年,我们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搞“大水漫灌”,而是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好地实行定向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解读:总理坦承,2015年中国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因此,我们经济调控的思路,就应该是着眼长期中高速增长,提升发展质量,而非追求短期更高增长。也即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不是靠短期刺激性的货币政策,而是要着眼于马拉松式的长跑,更多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提升竞争力,把这个作为根本。

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原声:我在这里要向大家传递的信息是,中国不会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解读:虽然2014年我国GDP增速创下近24年新低,但在点评中国经济2014年成绩单时,总理并未显露出过多担忧。“底气”来自哪里?来自“未雨绸缪”的准备。目前,中国正在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债务、金融等潜在风险。高达50%的储蓄率,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裕资金;地方性债务70%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有资产保障;注重预调微调和定向调控,既稳定经济增长,又着力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因此,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下决心推进结构性改革

原声:中国经济要顶住下行压力,实现“双中高”,就需要对传统思维“说不”,为创新体制“叫好”,下决心推进结构性改革。

解读:总理指出,只有沿着促改革、调结构的路子坚定走下去,才能使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一方面要居安思危,拒绝过去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与“唯GDP论英雄”;一方面要以扩大内需、改善收入分配、增加民生投入等方式来让更多GDP装在人民口袋里,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用好“两只手”开启“双引擎”

原声:中国经济要行稳致远,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形成“双引擎”。一方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培育打造新引擎;另一方面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造升级传统引擎。

解读:总理首次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要靠两个引擎,以“双引擎”助力中国经济“双中高”发展——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用总理的话说,就是要“让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激发市场与经济活力。所谓“双引擎”,就是改造传统经济与激活创新经济同步,并同时加大投融资、价格体制改革,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让市场健康、公平、有序。

政府不再唱“独角戏”

原声:今年,我们确定了包括中西部铁路、水利工程、各类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污染防治等重点投资领域。政府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不再唱“独角戏”,而是通过深化投融资改革,打破垄断,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参与,采取政府和民营合作(PPP)、中外合作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放大投资效应。

解读:正如总理所讲,今天的中国,需要开发活力的新源泉。管制束缚创新,竞争促进繁荣。因此,中国政府正在逐步“放手”,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等,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以更好地营造公平宽容的环境,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和舞台实现人生价值。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