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
“新常态”主要指经济范畴
对于经济大局,现在最热门的话题就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当前,要科学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新常态主要指经济范畴,概念运用不可泛化。在当前的情况下,要控制和消解风险,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要坚定有序地推进改革,保证合意的新常态得以确定。近年来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中国经济高增长、低效率、靠大量投资支撑的旧常态已经不可维持。它必然要过渡到一种新的常态。仅有增长减速而没有增长质量的提高,并不是我们希望见到的一种常态。相反,如果能够在增长减速的同时提高增长的质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就能减轻增长减速的冲击,甚至能够在中速增长的情况下使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所以,在较高效率支撑下的中高速增长,才是我们希望建立的新常态。
龙永图
中国筹建亚投行在某种意义上是被逼的
我觉得中国搞这个亚投行,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被逼出来的。一个原因,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进展非常迟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改革,应该说在大家的推动之下有一点进步,但是进步很迟缓。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有点被逼出来了,只能够“另起炉灶”。但是我们这个“另起炉灶”并不是说我们想搞一个独立王国,我们还是想成为全球金融体系当中的一个部分,用我们的话来讲,还是要想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并不是我们真是要在全球金融体系之外另搞一套。另搞一套,我觉得一个是没有效力,并且可能也是不能成功的。另外一个更重要被逼出来的原因,是现在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需求实在是太大,不管是世行也好,亚行也好,根本不可能满足这样一些需求。所以中国一提出搞这个亚投行,首先亚洲的这些新兴经济体都纷纷支持。发达国家在犹豫了一段时间以后,再观察了一段,看看中国确实也没有太大的私心,想来想去,进来还是利大于弊吧。
周鸿祎
免费的力量不可阻挡
免费是互联网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事实上,过去十多年里,全球互联网几乎没有出现过一上来就收费并获得成功的案例。用免费的产品和服务去吸引用户,然后再通过增值服务或其他产品收费,已成为互联网企业普遍的成长规律。免费在现实世界里经常被看作是钓鱼的手段,一种营销的技巧。一个产品的成本,用户用的人越多,分摊到的成本越低。所有商业价值都是建立在用户基数之上,无论在互联网怎么赚钱,肯定用户越多越好。免费是最容易获取用户的手段,而且扩展快。我们做杀毒不说了,最典型的例子是微信,微信也是用了一个免费的方式把短信颠覆了。腾讯把大家粘上之后,腾讯每天给你们推游戏,推广告,包括微信成为了O2O电商的入口,一年赚的钱可能数以千亿。中国移动要请我去当老总,我就上网免费、电话免费,真正都免费。
秦大河
十年内仍难治好雾霾
我国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国家费了很大劲才将煤炭在能源消耗的占比从70%降到现在的66%,本世纪中叶将降到55%左右。煤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煤的问题短时间解决不了,雾霾也难以治好。中国去年的燃煤量是41亿吨,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颗粒物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等问题。要解决雾霾,必须要降低每一样产品的能源消耗量。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如果能够降到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就需要有重大发明。可惜,现在从教育到科学都做得不够,实用技术这部分也不够。治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中国对于改变能源结构不仅有急迫的需求,也有切实的行动,比如除了煤之外,中国在北方开了好几条石油天然气管道。去年的能源消耗没有大的增加,碳排放也减了,可见,只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一点不放松,治霾还是有希望的。
周其仁
要在低潮的时候布未来的局
过去,中国享受了全球化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现在,中国经济面临下行,从金融危机之前2007年14%以上的高增长回落到了7-8%之间,遇到了经济高位下行的新常态。改革开放之初,最多是说引进技术、引进资本加快我们的发展。没有人想到过,由于开放、由于学习曲线会改变全球制造业的版图,但这是完全符合经济规律的。从国内的角度看,我们还不够满意,希望今后升得更快,但从世界舞台看,这个力量已经很厉害了。中国已经不是单纯的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地了,中国的汽车、机床、船舶开始出口了,开始造大飞机了。日本都没有生产过商业飞机,中国开始造了。经济全球化,收益最大的是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当然也有挑战,发达国家有发达国家的麻烦,我们有我们的麻烦。在全球化的框架中取其利、去其弊,麻烦和问题解决了,带来的机会是惊人的。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中国难得的、把经济搞起来的战略机遇期没有消失,我们还有很大的机会。冬天是投资的好时候,更应该调整心态,为未来布局。
刘永好
城镇化进程中应着重保障口粮安全
在粮食安全问题凸显的今天,我国应着重保障口粮安全,适度减少对非口粮的补贴和收储,逐步地放开非口粮,拿出资金用来补贴口粮。通过限制农药化肥使用来让土壤休养生息,从目前看还是有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主要的土地、政策保障大米、小麦这两种口粮供给,其他粮食如高粱、玉米等适度放开,国内粮食供给局面将焕然一新。我们国家对于非口粮的补贴相当多,假如把非口粮的补贴,包括种植、仓储、运输的大量补贴资金用来补贴口粮种植,口粮将得到绝对的保证。而将非口粮完全向市场放开,价格由市场调节,价格高的时候出口,价格低的时候进口,有利于降低饲料用粮的价格,进而促进肉奶等农副产品价格降低,让利给老百姓的同时能促成食品加工的大发展,形成中国食品制造面向全球的大格局。
杨小游
应加快制定公务员跨界流动制度
目前对公务员跨界流动缺乏制度规范与引导,以致出现少数公务员“人在单位心在外”的现象,造成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等严重影响公务员行业形象的恶性事件;同时,由于没有制度和政策引导,部分公务员跳槽后利用原单位工作的影响力进入同业领域谋取不正当利益。因此,我们在看到公务员行业人员流动“常态化”的同时,应加快制定公务员跨界流动制度,用“制度化”为公务员跨界流动“常态化”保驾护航。
林毅夫
发展产业要发挥后发优势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直接表现都是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前提是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升级,无非就是在下一期生产的时候,用的技术比现在好,产业的附加价值也比现在高。与发展中国家不同,已经处于世界前沿的发达国家要做到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就必须自己发明新技术和新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则是在现有的技术产业链内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它可以参考、借鉴、引进并消化吸收已有的成果,从理论上讲,其成本和风险比发达国家小多了。如果懂得利用这个优势,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可以比发达国家快。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发展基本上就是沿着这个道路走的。
吴晓波
“价廉物美”的时代可以结束了
所谓的“价廉物美”,作为广告概念是可以存在的,甚至作为阶段性的促销攻击策略,也是值得尝试的,但它不应再是“中国制造”的绝杀神技,更不可能把“中国制造”带到一个新的升级层次。我宁愿相信,已经粉墨登场的中产族群愿意为好的商品支付好的价格,他们愿意自己信赖的公司蒸蒸日上,有更高的利润和市盈率,用更多的投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商品。斗转星移,万物更新。今日中国市场,“30%生死线”不但守不住了,而且已经完全不必再守。在这个意义上,“价廉物美”的时代真的可以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