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干部要有好心态

发布时间:2015-05-08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邵敏明    

 

新形势下,对政工干部来说,面临的课题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艰巨,如果没有好的心态,就难以适应新挑战新要求。对同一件事,心态不同,就会感受不同,结果亦不相同。面对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政工干部只有保持好的心态,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浮躁,在说事论理时体贴入微、春风化雨,思想政治工作才更有渗透力、更有成效。

自信的心态。自信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动力。在思想政治工作愈益难做的情况下,政工人员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有自信的心态。自信的内容很多,当前最主要的必须坚守两条:首先,要坚持“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党的十八大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结论,也是当前及今后政工人员做思想工作必须秉持的基本判断标准。中国坚持走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时代和人民的选择。在这条道上,中国利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一二百年才走完的历程。可以说,这条道路不失为一条康庄大道。政工人员必须坚持道路自信,帮助和引导人们既不走邪路,也不走老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展现了高度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理论特色和时代特色,展现了无穷的活力和指导力,是政工人员做好理论宣传工作的法宝,这个理论自信不能丢。我国自主探索创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基层群众自治等一系列重要政治制度,还有与此紧密相联的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法律制度等等,为促进经济发展、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发挥了重大作用,我们应该为这样的制度自信。其次,要有职业自信。一个好的政工人员,要有科学的人生观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才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爱,有着从内心而生的自信。在新形势下,政工人员不能小视自己,咱们从事的是世间最难的工作,要想让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动员和说服更多的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就要热爱思想政治工作,以自信的心态去从事这项职业。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做到心明眼亮、抵御诱惑;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抑制和消除心中膨胀的贪念和欲念,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在做好本职工作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勤学的心态。常言说,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做思想工作的人,自己首先得有真才实学,才能担当起劝导人、感化人、鼓舞人的重任。因此,政工人员要有好学勤学之心,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汲取营养、补充能量,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工作的需要。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政治上的坚定来自理论上的清醒,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来源于是非界限的分明。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党人和政工干部坚守的信仰,它既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根本法宝。政工人员要心明眼亮,就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做到常学常新,提高理论和政治素养,更好地宣传人民、引导人民。二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漫长而久远的历史嬗变与积淀,浓缩了中华文明的精华,既是中华文明进步的标尺,又是文明进步的生长点、营养液与推进器。珍视、掌握和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人生的目的与意义,确立人生的价值坐标,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三是学习与业务知识相关的学科。学习各门专业知识,如哲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法学、美学等,对于治疗现代社会的精神上的困乏症,帮助人们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颇为有效。同时,学习新媒体知识等,对我们掌握现代宣传工具,与时俱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大有禆益。

积极的心态。生活其实很简单,让我们笑对人生,就是给自己微笑,给身边的人温暖,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作为一个政工人员,必须始终以积极的心态、昂扬的斗志去从事自己的工作。这样,面对难以处理的人和事时,就会感到自己的心中充满阳光、充满力量,积极面对困难,不断克服困难。一是要确立崇高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政工人员理应胸怀一切为了人民这个大目标,团结和带领周围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因此,政工人员需严格要求自己,不因工作中偶尔受些委屈而伤心,不因小事而斤斤计较,不因误解而耿耿于怀,做一个开朗的人、明智的人、积极的人。二是不要把人生理想化。生活本来就是祸福无常,快乐和悲伤往往在一念之间。政工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麻烦和困扰:工作环境不称心,经济条件不宽裕,事情处理不公平,好心没有得到好报,工作辛苦却未得领导认可,吃苦有份、先进无缘,等等。对这类事情,如果换个角度想,保持积极心态,心胸就会豁达,就能妥善对待,从容处理,让心情舒畅、工作顺利。三是要乐于付出。干政工工作,就意味着责任与付出,就意味着要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所热爱的政工事业。责任重于泰山,对于一份责任,政工人员应尽心尽责,把乐于奉献作为自觉的精神追求,决不可马马虎虎、敷衍塞责。总之,要以积极的心态,把阳光照进他人心灵,让接受者心悦诚服地接受意见和建议,从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影响力。

宽容的心态。“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包容的心态是善良人品的升华,是人性至美的沉淀,是崇高精神的凝结,是穷尽一生也品味不完的智慧美味。作为政工人员,必须明白,宽容是一种修养,宽容是一种风度,宽容是给予是奉献。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应给受教对象更多的宽容和欣赏,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苛求,即使对犯了错误的同志进行批评教育时,也不要以太上皇自居,盛气凌人地加以训斥,而应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和风细雨中讲清道理、言明危害。从心理学上讲,情绪是会传染的,情绪好坏,会直接影响他人。宽容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当你以宽容的心态去做对方思想工作时,对方是会感应到的,大都会接受你的爱意,不会以怨报德,即使有个别冥顽者,虽然口头不服,但内里的抵触情绪会逐渐减退,为以后再做工作打好了基础。用宽容和温情,就会化开对方心中的坚冰;用高尚和美德,将引领对方找到人生的坐标。

创新的心态。当今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深刻变革。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社会利益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以利益诉求为焦点和核心的社会矛盾日益表面化,各种不同利益诉求、不同价值观和文化追求,甚至个人情绪宣泄,都可以通过网络这种信息高速公路得到快速传播。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如果没有创新的心态,不去研究以网络为标志的新媒体,并科学地加以运用,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不去研究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各种社会复杂现象,就把握不了大局,不能有的放矢地做人的工作。只有不断创新,紧扣时代脉搏,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的放矢,收到实效。

(作者单位: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管理处)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