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马上” 贵在“办好”

发布时间:2015-05-08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孔鹏娟    
 

“马上就办”是习近平同志1990年在福州当市委书记时提出的,“马上就办”这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狠抓落实的责任感、勤政为民的使命感,现在仍然非常重要。

“马上就办”讲的是工作执行力,是对我们每一位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马上就办”这句话,语不惊人,词不华丽,意不高深,简单朴素至极,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提倡了一种精神,一种对工作闻风而动、雷厉风行的精神,一种富有紧迫感、责任感,对工作有热情、讲效率的精神。

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对领导布置的任务,要积极思考、收集资料,尽快拿出自己的工作思路,及时汇报;对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要马上行动,立刻着手解决,绝不能拖拖拉拉;对于基层提出的问题要求,能处理的立刻帮助解决,无法处理的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将处理意见反馈基层,做到不推诿、不踢皮球、不打太极。近年来基层各单位对理论宣讲需求十分迫切,作为负责宣讲组织、协调的部门,我们基本上每周都能接到各单位要求推荐宣讲专家的电话。接到电话后我们会立刻在专家库中进行搜索,寻找合适的专家,并通过电话短信进行联系。有时专家暂时没联系上或库中没有合适人选,我们会继续寻找其他途径,并及时和来电者沟通,告知情况,以免基层同志着急。基层来电咨询,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信任,无论能否完全满足他们的愿望,我们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友好的语气,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即使一次帮不上忙,下次基层有需要时还会想到我们。

“马上就办”重在“马上”,贵在“办好”。“马上”是一种态度,而“办好”才是我们的目的。基层群众来办事,固然希望越快越好,但最终是要把事办妥办好。办事有必要的程序,有时甚至存在困难,作为党政职能部门,“马上就办”的关键在于“办就办好”,要在最短时间内给群众一个满意结果。反之,倘若嘴上说“马上办”,结果是“车轮战”,那不但预先承诺没兑现,反而会招来非议。

工作中,除了要有速度,对服务能力和工作实效也要有更高的要求。“马上就办”,体现的是一种承诺担当;“办就办好”,则意味着理念、作风和效能的全面提升。面对群众的需要,我们不能简单敷衍了事,不关注工作的实际成效。因此,平时注重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坚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主动对接群众需求,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比如我们在为基层提供宣讲专家服务时,不仅要在第一时间帮助联系老师,同样对专家的讲课效果、基层反响也要有一个调查反馈,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我们更新完善师资队伍,为基层提供更好的服务。

“马上就办”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具有的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强烈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事情“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作者单位:省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