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办”是我们对待工作的应有态度

发布时间:2015-05-08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曹巧兰    
 

认真学习《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倡导践行“马上就办”纪实》一文,深感“马上就办”四个字平淡无奇、貌不惊人,却是我们对待工作、完成任务、提高执行力应有的一种态度。

做到“马上就办”要强化责任意识。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有了强烈的责任意识,我们才能自觉树立“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理念,才能做到着眼于“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有了强烈的进取心,我们就不会出现上级安排的工作在我这里耽搁、部门需要办理的事情在我这里拖拉、干部群众的诉求在我这里推诿,就不会允许工作上有推诿、疲沓以及慢半拍的现象。前段时间,我们筹备、召开“四个全面”学习研讨暨宣讲动员会,总体上还算成功,但有些方面在落实“马上就办”意识、做到立说立行上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意识,力求少一分“等、靠、要”思想,多一分“闯、冒、试”劲头。

做到“马上就办”要提高工作能力。要真正实现马上就办,做到精致,追求极致,光有热情不够,只有决心也不够,还必须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克服“本领恐慌”、提高“马上就办”的能力,要求我们勤于学习、深入调研、善于思考,努力做到常规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突破,特色工作有品牌。当然,“马上就办”也不等于盲目蛮干。有的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但只要我们一件事、一件事地去落实了,就会日有所进,月有所长,久久为功,不断取得成效。实际工作中,我们组织一个个的宣讲活动、出版一期期的杂志都是具体的事情,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走进群众,真正为群众所了解、所掌握、所运用,是长期任务,落实“马上就办”,在这里就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事情一件一件地做、项目一个一个地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坚持下去,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做到“马上就办”要建立制度保障。在实际生活中,基层百姓需要解决的困难很多、改革发展实践遇到的问题也很多,关键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把“马上就办”要求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讲师团在工作中与基层联系比较密切,如基层单位宣讲师资的联系协调、政工师的学习培训等,都需要我们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长效机制,把“‘四个全面’宣讲基层行”等服务基层群众的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系省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团长)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